第476章 谈笑间扭转乾坤(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吴昭月看向旁边秘书,问道:“君豪那边,跟着投资了多少?”

    秘书说道:“前前后后一千万左右。”

    吴昭月想了想,再跟了四千万进去。

    她专注房地产,金融投资其实不擅长,但关注林川很久了,林川金融操作方面从未有败绩。

    跟林川摘星湾和纾困基金两次合作,也都取得了巨大收益。

    于是这一次,她决定无脑跟一次。

    其他老板们,有的人偷偷跟了点。

    有的觉得这是作死,等着看好戏。

    林川本人,却毫无压力地吃喝玩乐。

    五十几亿的操作,全权交给于微团队,仿佛这点钱,无需在意一样。

    张啸穹感慨说道:“林公子,你这投资金额真让我都慌了,是我提出来的,我真怕带你入坑。关键审批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你五十几亿现金流在里面等得了吗?”

    林川笑了笑:“我之前就说了,审批估计用不了多久了。而且既然我掌握了大量股权,为何不能助力一把?”

    张啸穹一愣,助力一把?那是外国的政策问题,怎么助力?

    林川没有继续说,卖了个关子,沈知瑜的机遇里面,就提到了西部锂业未来怎么通过审批,既然都知道了,那为什么要等?作为大股东,完全可以进入董事会操作。

    当晚,林川和沈知瑜在南湖湾别墅住了下来。

    南湖湾峰会为期三天,大多数人都会留下来待满三天再走。

    也就在当晚,林川的股权足够了,他的基金进入董事会,利用专业团队和政商关系开始推动。

    第一步,技术破冰,将风险变为优势,这也是能通过审批,最关键性的一步。根据机遇可知,其实矿山地下两个含水层被厚重的岩层完全隔开,就像住在公寓的上下楼,有着完全独立且坚固的水管系统,也就是说,根本不存在污染民用水源,现在要做的,便是邀请国际知名水文地质学家组成独立评审团对地质进行验证并公开背书。

    第二步,化敌为友,重构社区对话,除了给社区提供就业,还设立“社区可持续发展基金”,将矿山未来年产值的1%投入该基金,由社区代表管理,用于当地教育、医疗和永久性的环境保护项目,使居民从“潜在受害者”变成了“项目的共同守护者和受益者”。就连‘青山守护者’,也能分到一杯羹。

    第三步,提供政治安全带,驱动政府行动,制作完善报告,将矿山与澳大利亚及该州的“碳中和”目标直接挂钩,强调“没有本土的绿色锂矿,就没有本土的电动汽车产业链”,这为支持项目的官员提供了一个无可指摘的、崇高的政策理由。

    也就是说,环保、社区居民、乃至政府,林川借助机遇信息,一切都帮他们考虑完善了。

    从上到下没了任何阻力,全是动力。所有人都巴不得,尽快审批通过。

    于是第三天一个重磅消息爆出,西部锂业开采许可证成功获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