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江彦衣锦还乡(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第。

    这是属于整个冯乘县的荣耀,每个人的脸上都与有荣焉。

    尤其是江家村的族长族老们,一张张布满褶子的老脸上,硬是笑成了一朵朵太阳花,别提有多高兴了。

    江彦对前来迎接他的江家村众乡亲们,深深的揖了一礼。

    “诸位父老乡亲,族长太公太婆,各位叔伯婶娘,兄弟姐妹们。

    江彦不负所望,考中了今科状元,给大家报喜了。”

    话音落,现场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好、好啊,我们的状元郎回来了。彦仔回来了。”

    族中的长辈们笑着笑着就哭了,拉着江彦的手不肯放开:“我们彦崽出息了,出息了,考中了状元……”

    江氏家族的祠堂,中门大开。

    江彦进村后,第一时间就被族长和族老们请进了祠堂,祭拜祖先,之后才回的家。

    陈管家提前收到了信,请了县城酒楼里的大厨,准备了丰盛的宴席,请全村人吃酒。

    此外,本县的县令,前来道贺的乡绅、周围村子的村长,以及诸如胡氏商行的还掌柜等。

    一众交好的人家也都在被邀请的行列。

    整个江家村酒肉飘香,喜气洋洋,简直比过年还热闹。

    席间长辈们问起:“暖暖和你姐夫怎么没跟你一起回来?”

    江彦笑着摇了摇头:“云麾还太小了,路途遥远,实在不好带着他长途跋涉。

    姐姐说,等孩子稍微大一点再带他回来。”

    老族长点了点头:“也是这么个理。”

    随后他又感慨:“你能有今天的成就,多亏了你姐姐。

    如果不是她当初拼了命的干,拼命的帮扶我们,我们江家村哪有今天的好日子。

    不仅仅是我们江家村的人,我们整个冯乘县甚至是天底下的老百姓都从心底感激她。

    高产水稻是她种出来的,玉米红薯和马铃薯这些高产良种,也是她千方百计,从海外搞回来的。

    没有她,我们哪里可能吃得饱饭,更虽提让小崽子们读书了。

    她就是上天赐给我们大景帝国的瑰宝,我们从心底感激她呢!”

    对此江彦深以为然。他幼时便父母双亡,这是不幸的。

    可他却有一个比任何人都厉害的姐姐,所以他又是极幸运的。

    下午,江彦把从京城里带回来的各色礼物给各家都分了分。

    之后陪着众长辈们说话聊天。

    他鼓励大家:“朝廷开了女科,以后女娘也能像男仔们一样去考科举做官了。

    所以但凡是读书好有天赋的女娘,尽管让她们去上学去读书,会有出息的,万不可重男轻女。

    你们看我姐姐就是最好的榜样。”

    大家连连点头称是。

    次日一早,江彦就备了香烛纸钱以及各色的贡品,带着下人们去给父母上坟。

    江父江母和江家祖父母的坟,江暖发家后曾专门修缮过。

    全部用青砖和青石将四周团团围起来,看着气派又坚固。

    即使姐弟俩常年不在家,坟墓仍然被江氏族人打理得极好。

    草长莺飞的春天里,别处都是杂草丛生,他们的坟头上,却只有一层刚刚长出来的青草,浅浅的。

    江彦点了香烛纸钱摆了贡品,之后蹲坐在父母的坟前絮絮叨叨的跟他们说了很久的话。

    说村子里的变化,说自己在京城的生活,

    说姐姐江暖,她成亲了,还生了一个可爱的小外甥,说了很多很多。

    快到中午的时候,方才磕了头下山。

    下午又应邀去了村中的族学,同族学里的先生交流了一会,同族中的孩子们说了会话。

    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将来学有所成,即便不能报效朝廷也能造福家乡。

    最起码也能识文断字,不至于被个简单的契书给骗了去。

    孩子们望着江彦,眼睛亮晶晶的,答应的极为响亮。

    毕竟眼前就有最好的榜样。状元郎啊,那可是全国最厉害的读书人。

    江君宝也特地请假,从县学回来了。

    当初那个怯弱的孩童经过这几年诗书的洗礼,已经蜕变成一个坚毅且满是书生气的小少年。

    江彦送给他一个大盒子,里头除了成套的笔墨纸砚外。

    还有些外头难得一见的手抄本,甚至是江彦亲手写的读书笔记,珍贵异常。

    “笔墨纸砚是姐姐为你准备的,她让我转告你,一定要好好读书。

    知识改变命运,这是你将来撑起门庭的唯一机会。

    这些手稿和手抄本,是我给你的。

    里头记载的一些我从前读书以及考试的心得体会,或许能对你现在有所帮助。”

    江君宝捧着这沉甸甸的盒子,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谢谢暖暖姐姐,谢谢彦哥。”

    江彦拍了拍少年略显单薄的肩膀:“好弟弟,努力些,将来我们在京城相聚。”

    江君宝擦掉眼角的湿润,重重的点了点头:“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