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吾孙李易有大帝之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两日后。

    晚上。

    晋王府。

    府内颇为安静,唯有少数几个宫女打着灯笼来回穿梭。

    内院。

    屋子内。

    李治睁开眼睛,看着黑黢黢一片的屋子,忽然悄无声息的翻身下床,蹑手蹑脚。

    躺在床上的晋王妃王氏并未有丝毫察觉。

    李治则是从旁边的箱子里掏出一条丝绸,悄悄的走到王氏身边。

    他的一举一动都没有丝毫惊动王氏。

    直到李治将丝绸带绕过王氏的脖子,比对了一番,这才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大侄子给他出的主意还真是挺好用的。

    这不是轻轻松松就趁妻子不备,量到了尺寸吗。

    他刚想要将丝绸抽开,忽然面前多了一双明亮的眼睛,正是王氏。

    此时的王氏一脸懵逼的看着李治。

    她刚刚虽然陷入睡梦中,但是向来睡眠较浅。

    正感觉脖子处有些不舒服,便下意识睁开眼睛。

    没想到看到这一幕。

    自己的丈夫,拿着个绸带绕着自己的脖子,一脸兴奋。

    这是要做什么?

    王氏与李治面面相觑,旋即王氏尖叫起来。

    “啊!杀人啦!”

    .................

    甘露殿。

    “臣长孙无忌,叩见陛下。”长孙无忌行至御案前,深深一揖。

    李世民放下朱笔,抬眼看他,敏锐地察觉到这位大舅哥脸上略带凝重的神色。

    “辅机,何事如此急切?”

    “陛下,”长孙无忌的声音低沉,胖乎乎的脸上满是沉凝,“臣有紧急奏报!”

    “辅机,你说。”李世民沉声道。

    “近日来,我大唐天气炎热,或有烈日高温,也间或有连绵暴雨,不过暴雨虽多,却总不影响长安。”

    “但是,微臣刚刚收到急报,京畿以东,暴雨连绵,旬日未歇。”长孙无忌语气沉重,“华州刺史报称,境内渭河及支流水位已远超警界。”

    “河水冲激堤岸,根基饱受冲刷,虽然还未出现渗漏、管涌的迹象,但是不可不防。”

    他微微一顿,加重了语气:“陛下,华州地处渭河下游,地势平衍。”

    “若此雨势不减,洪峰持续,臣担忧华州河堤承受已达极限。”

    “一旦溃决,则华州城郭、良田万顷及下游诸县,必遭灭顶之灾!”

    “数万生民流离失所,漕运孔道亦恐受阻。”

    “此实为燃眉之急,恳请陛下圣裁,速调京营健卒、征发民夫,并急运草袋、木石等物料驰援华州,加固堤防,严防死守,以避决堤之祸!”

    李世民眉头紧锁,沉稳有力,旋即沉声道。

    “辅机所言极是。”

    “此乃国事,刻不容缓。”

    “刘恩泰,传朕旨意速调京营健卒五千,由右武卫将军李勣统领,火速赶往华州!”

    “首要之务,便是协助当地官民,不惜一切代价,加固堤坝。”

    “草袋、木石等物料,着即由工部全力筹措,命京兆尹协同,征发沿途民夫车马,务必以最快速度运抵堤坝!”

    旁边侍候的刘恩泰恭敬一礼。

    “是,陛下。”

    李世民又朝着长孙无忌道。

    “辅机,立刻带着朕的口谕去工部。”

    “让工部即刻选派精通水利、河工的得力官员与匠人,随军同行!”

    “务必仔细勘察各处堤坝险情,指导加固,严防渗漏。”

    “告知华州刺史及所有吏员,死守堤防!若有失职懈怠,致河决堤溃者,定斩不赦!”

    “同时,令华州及下游诸县官员,即刻着手疏散低洼处百姓!”

    李世民背着手,面色严肃。

    虽然语气颇为急促,但是却丝毫不显得慌乱。

    大唐自立国以来,天灾不断。

    尤其是他登基以来,纵然贞观年间的百姓已经过得不错,但是灾害仍然给了百姓们不小的冲击。

    他如今应对各方天灾,已经是颇为熟稔。

    长孙无忌闻言,旋即恭敬退下。

    片刻后。

    甘露殿内又重新安静下来。

    李世民放下奏章,叹了口气。

    当个皇帝还真不容易。

    便在此时。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

    “父皇......”

    一道小小的身影走进宫来,正是晋阳公主。

    她脸上正带着一丝激动。

    李世民见到她一愣,脸上顿时露出柔和的笑容。

    “晋阳,你怎么来了,不在宫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