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尘封的印记(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深处的老人活动中心。那是一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红砖建筑,墙皮剥落,露出里面暗红的砖块,如同一位衰老之人露出嶙峋的筋骨。她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老年人聚集场所特有的气息扑面而来——淡淡的药味、旧书本的霉味和清茶的苦涩交织在一起。活动室内,几位老人正在下象棋,另外一桌则有两位老太太在慢条斯理地打毛线。
蓝溪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去礼貌地打招呼,说明来意。老人们停下手中的活动,好奇地打量这个突然造访的年轻人。
“剧团?什么剧团?”一位戴老花镜的老爷子问道,“我们这儿以前倒是有个红星剧团经常来演出。”
“不,应该不是红星。”蓝溪连忙摇头,“时间大概在三十五到四十年前,可能只在这里短暂停留过。”
老人们面面相觑,纷纷摇头表示不知。就在蓝溪心沉到谷底时,角落里一位一直安静坐着看向窗外的老奶奶突然转过头来。她看上去年近九旬,满头银丝梳得整整齐齐,虽然脸上布满皱纹,但眼睛却偶尔会闪过一抹清明。
“小梅姐以前可是戏迷,”下棋的一位老人提醒道,“天天追着剧团跑。”
蓝溪心中重新燃起一丝希望,她走到被称作“小梅姐”的老奶奶面前,蹲下身来与她平视,耐心地再次解释自己的来意。
老奶奶的眼神时而涣散时而聚焦,她喃喃道:“戏班子啊...以前可是常来的...唱武生的那个小伙子,扮相真俊...”
蓝溪心跳加速,她小心翼翼地从包里取出手机,调出那张弟弟穿着戏服的照片,递到老奶奶面前:“奶奶,您看看,有没有见过这个孩子?他可能就在那个剧团里。”
老奶奶戴上老花镜,眯着眼睛仔细端详手机屏幕。时间一秒秒过去,蓝溪几乎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活动室里的其他老人也都安静下来,关注着这一幕。
突然,老奶奶干瘦的手指轻轻触碰屏幕,喃喃道:“这孩子...眉眼有点像...像当年那个唱武生的小娃子...哭起来特有劲...班主老杨捡到他时,瘦得跟小猫似的...”
这句话如同闪电般击中了蓝溪。她浑身一震,几乎要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她强压住内心的激动,轻声引导道:“奶奶,您说的班主老杨?他全名叫什么?剧团叫什么名字?”
老奶奶皱起眉头,努力回想着,眼神却逐渐涣散:“班主...姓杨...还是姓杨...记不清了...剧团好像叫‘什么春...’、‘新什么...’,哎呦,人老了,记不住喽...”
活动室里的其他老人也帮忙回忆,但无人能确切想起几十年前一个短暂驻留的剧团详情。小梅奶奶似乎累了,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不再说话。
蓝溪谢过各位老人,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后离开了活动中心。走到外面,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夕阳从云层缝隙中射出几道金光,照亮了湿漉漉的街道。
她站在老旧的巷子里,反复回味着老奶奶的话——“班主老杨”、“唱武生的小娃子”、“什么春...新什么...”。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如同黑暗中突然闪现的微光,虽然微弱且不确定,却是她数月来获得的唯一有价值的线索。
蓝溪加快脚步,思绪飞转。她需要立刻返回住处,查询有关“春”字头和“新”字头的剧团资料,寻找可能姓杨的班主信息。这条线索如同一条细丝,稍纵即逝,她必须紧紧抓住。
远处,夕阳的余晖彻底冲破云层,将整个老旧社区染上一片金色。蓝溪的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也许就在这些尘封的印记中,藏着找到弟弟的关键。她抬头望向逐渐晴朗的天空,深吸一口气,继续向前走去。寻找还在继续,但此刻的她,已经看到了黑暗中那一丝微弱却坚定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