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工业母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其实此刻的张宝根此刻也发现了这一点。

    自己居然无意中抱了一叠废卷进来。

    他有些难为情的抹了一把自己的脸。

    第一天上班就搞出这么大乌龙来,外面那些人会不会笑话他?

    狠狠揉了几把脸后,张宝根又笃定起来。

    不急,让他把这些资料先重新看一遍再说。

    万一能从屎里捞到金呢。

    外面那些办事人员确实都是精挑细选过来的精兵能将,被他们挑选筛下来的几乎都是重要性不够或者重要性虽然够但他们根本没法解决的项目。

    几十份资料张宝根看了下午,有十多份也被他一一否决掉。

    直到他看到了一份写满了各处批复的资料。

    来自水木园许瑞宜团队的项目资金紧急申报。

    嗯?

    光刻机!

    这让张宝根瞬间来了兴趣,他给自己重新沏上一杯茶,仔细的研究起这份报告来。

    良久之后,张宝根微微叹息着放下了手上的资料。

    这个项目其实很得各方的关注和支持,从资料上那些大段的批复文字就可以看得出来。

    许瑞宜团队在今年造出了世界水平的接触式光刻机。

    但这位许老师在他的后续请款报告里提出,今年是光刻机发展的变革时刻。

    因为各国的光刻机研究正在向接近式光刻机发展,好几个国家的研究已经趋于成功。

    换言之,他认为自己刚刚研发出来的接触式光刻机马上就要落伍。

    而许瑞宜团队已经就接触性光刻机做了论证和设计,现在就差后续的资金跟上。

    许瑞宜很聪明,一开始申请的不过是十万块。

    但各处批复的部门大佬也不是傻的,怎么会不知道升级一代光刻机需要的是整个行业的升级!

    那起码是几千万美刀的投入。

    做理论研究,他们可以支持,千二八百的工资待遇可以提升。

    但做实物生产实验,只要一开始就是个无底洞。

    尤其是几处批复说的相当明白。

    国内精密加工行业提升不起来,接近式光刻机就只能是个设想。

    国内的光学单位根本没有能力生产出接近式光刻机需要的实验材质和精度的镜片!

    还有光刻胶……。

    许瑞宜在报告里说的光刻机前景和芯片业发展的预期都是对的。

    可在一九七一年全国上下正在奔温饱的时候投入这么多外汇去搞这个事情,几乎不太现实。

    最重要的是就算投入这么多把东西搞出来了,国内市场根本没多大需求。

    张宝根在反复摸着自己的下巴。

    这个项目放在别人那里可能被摒弃或者斟酌,但放在后世重生回来的他这根本没有第二种选择。

    支持是必须的!

    但也得讲究策略。

    例如许老师这个项目维持下去最低需要的三万八千块紧急拨款,他可以立即签字拨付。

    这个项目组里的人绝对不能散!

    心中有了决定,张宝根对自己手中的这些款项去处也有了明确的想法。

    他们把所有的资料又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