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你们是送上门来的(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随着阿美丽卡的产业迭代以及本子经济的崛起,全球每年消耗的晶体管和电子管不计其数。

    无论之前是多么高精的晶体管或者电子管,在报废之后都是一样的废物。

    除了一些东欧国家会采购一点进行逆向研究外毫无作用。

    废料再提炼已经被证明吃力不讨好,于是如何处理这些东西便成了某些国家的头疼问题。

    而在这个时候还拥有一部分殖民地的国家索性把无法有效处理的报废晶体管、电子管等电子垃圾一股脑的运往殖民地。

    尤其是临近太平洋的东南亚地区。

    太平洋就是他们的天然垃圾池,甚至还有人不远万里跑到南太来试验大蘑菇。

    而港岛就是电子垃圾转运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节点。

    在一九七二年的港岛鸭寮街,只要你手里的钞票够多,无论什么样的报废电子管和晶体管,他们都能帮你搞到。

    而且还量大管饱。

    就连对管控极为严格的粑统在这一方面都懒得多看一眼。

    专员们不可能趴在电子垃圾堆里反复寻找那万分之一可能存在的误差率。

    这一次去鸭寮街,张宝根挑选了不少报废的晶体管和电子管。

    加起来足足有二十多斤。

    这些破裂漏气的晶体管和电子管很便宜,一公斤只要三到五美刀。

    别看特三采购科里张宝根看似家境最普通,采购额度也没老何和老文高,但在额度使用自由度上他才是最宽泛的那个。

    看到他买了这么多废品回来,科里的人也没过多追问,都以为是特筹科那边投资了什么逆向项目。

    可谁知接下来的几天,张宝根再次跑了几趟港岛。

    陆陆续续将手里的美刀额度花了一半。

    导致科里预定的行李间里堆满了电子垃圾。

    以至于在特别部门的行动人员把这些东西运上船送往内陆的时候,甚至怀疑采购人员是不是吃错了药。

    至于特筹科那边给予的回复很含糊。

    嗯,大概、可能、也许是有这么一个项目吧?!

    其实在听说张宝根弄回来一堆垃圾的消息时,特筹科和特稠科背后的大佬并没有因此生气,反而是偷偷松了一口气。

    有时候会犯一点小错的年轻人才会更讨喜。

    这小子从小到大一路四平八稳的,很多人看着都觉得心里发怵。

    稍微显露出那么一点年轻人的好大喜功,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

    几千美元的失误,对于其他人家子弟来说少不得要写检讨,然后回家挨一顿皮鞭炒肉,但对于张宝根来说……算了算了,他毕竟才二十岁嘛。

    电话里挨了一顿不是批评的批评,张宝根觉得要是自己心思不够敏感的话,几乎都听不出来领导是在批评自己。

    他随即被安排提前回京。

    由南方开往京城的火车卧铺上,张宝根翘着二郎腿看着上铺的天花板出神。

    他这一次买了这么多完全破损的电子管和晶体管,自然有他的道理。

    在春节之前,他买到了高纯度的磷和硼,功劳不可谓不大,也同时解决了笔记本上某个涂鸦中某个技术研发人员的心结。

    但笔记本回馈的永远是一颗小五星。

    可就在这次春节之后情况却出现了些许变化。

    在与汉克斯的谈判过程中,笔记本刚好刷出了一篇东北某研究基地飞机设计师的执念文章。

    在汉克斯送给他的玩具被上交之后,这篇涂鸦随即消失不见。

    本来张宝根以为笔记本的扉页上会多出一个小五星,可让他吃惊的是这回多出的不是一颗小五星。

    而是五颗半!

    当时他呆立半晌之后,仔细回忆了一下,这才发现笔记本到他手里刚好达到了十二个年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