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只要国军取得“开门红“!

    那么对己方士气鼓舞,和对倭寇士气的打击,都太大了!”

    想到这里,韩振华嘴角不禁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捷报传来,举国欢腾的景象。

    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有他这位“无名英雄”的一份巨大功劳。

    想到此处他看了看手表,发现已经晚上9:50分,十分钟后,第二阶段战事的首战,就要打响了,想到这儿,当即让菲佣开了一瓶汾扬河大曲,心情激动的准备提前庆祝。

    等到夜间10点,他带着一股强烈的自豪感和掌控感的准时举杯,面带微笑着举杯祝福了一句:

    “国军大胜,

    全歼日寇,

    梦想有门,

    开门大吉!!!!喽!!!!!!!!!!”

    然后一饮而尽!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没亲身经历过的他,无法相象,真实战场远远不是他举着白酒一饮而尽,畅想的那样“诗情画意”!!!!

    而是真正的“一寸山河一寸血!”

    虽然华中日军已经按照“只定大略、充分放权”给各师团指挥部分已经脱离了剧本,但华北日军的仍然按照原定“剧本”几乎准时发动进攻!

    民国二十七年三月十八日夜,十时整。

    淮河北岸,临淮关。

    夜色如墨,春寒料峭。

    淮河水在黑暗中静静流淌,仿佛一条蛰伏的巨蟒。

    关隘两侧的山峦在夜幕下只剩下模糊的轮廓,如同沉默的巨人。

    驻守此地的是栋北军第51军114师269团。团长赵真番,一个身材高大、面容坚毅的东北汉子,此刻正带着两名警卫,沿着简陋的战壕巡视。

    士兵们大多蜷缩在掩体里,抱着枪,试图抵御夜间的寒气。

    许多人的眼睛在黑暗中努力地睁大,却显得有些茫然和无神........这是长期缺乏肉食营养(其实是缺维生素A)导致的夜盲症(雀盲眼)在作祟。

    在这个年代,对于并非精锐嫡系的部队来说,这是普遍现象。

    “弟兄们,精神着点!大战即打响,我们绝对不能大意!”赵真番压低声音,拍了拍一个年轻士兵的肩膀。那士兵一个激灵,努力挺直了腰板。

    “团长,您就放心吧!狗的小鬼子敢来,俺们指定要一雪前耻!”士兵的声音带着浓重的栋北口音,虽然努力表现出勇敢,但微微颤抖的手指出卖了他内心的紧张和对黑暗的不适。

    他们都是后背着“不抵抗”骂名的“窝囊废”栋北军,含泪撤入关内的白山黑水子弟,胸中憋着一股滔天的怒火和洗刷耻辱的渴望。

    赵真番点点头,心中却隐隐有些不安。这种寂静,太不寻常了。

    然而,就在他视线无法触及的南岸,日军的獠牙已然露出。

    日军华中派遣军第13师团滴周力冰部下辖之第34旅团秋津中辅联队,整整三千二百余名精锐士兵,如同暗夜中的鬼魅,已然完成了攻击准备。

    十辆八九式中型坦克引擎低沉地轰鸣,掩盖在淮河流水声中。

    二十门九二式步兵炮和重迫击炮褪去了炮衣,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北岸国军阵地的模糊轮廓。工兵小队携带着橡皮艇和浮桥构件,悄无声息地滑入冰冷的河水。

    秋津中辅大佐站在指挥所前,借着微弱的星光看了看手表,脸上露出一丝残忍而自信的冷笑。他抽出指挥刀,向前猛地一挥!

    “攻击开始!为了天皇陛下,板载!”

    “板载!”压抑的嘶吼声瞬间打破寂静!

    “轰!轰!轰!”

    日军炮兵率先发难!密集的炮弹如同冰雹般砸向北岸269团的阵地!刹那间,地动山摇,火光冲天!巨大的爆炸声撕裂了夜的宁静,泥土、碎石、木屑混合着硝烟冲天而起!

    许多正在战壕里打盹或因夜盲而视觉受限的栋北军士兵根本来不及反应,就在第一轮炮火中血肉横飞!

    “敌袭!全体进入战斗位置!机枪!瞄准河面!”赵真番团长声嘶力竭地大吼,声音却被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吞没。

    他猛地将身边那个刚才还和他说话的年轻士兵扑倒在战壕里,一发炮弹就在不远处炸开,灼热的气浪和弹片席卷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