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私自称军可是犯忌讳大罪啊!(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陇山县,都有人拖家带口,扶老携幼地赶过来。

    这些人里,有活不下去的农民,也有被抢光了家产的小地主、小乡绅。

    他们到了石坎村地界,看到高耸的木墙,墙上巡逻的精壮汉子,还有村里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一个个都跟看到了天堂一样。

    “这……这里真的是石坎村?”

    一个从陇山县逃难过来的老乡绅,看着眼前俨然一座小镇的村子,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接待他们的人,是村里的老人赵德柱。

    老头现在负责管理新来的人口登记,整天乐得合不拢嘴。

    “没错,这儿就是。”

    “只要进了这道墙就没人敢欺负你们。”

    老乡绅当即就跪下了,老泪纵横。

    “我等只闻林火头领威名特来投奔,愿附骥尾只求个活路啊!”

    他身后,黑压压跪下一大片人。

    “求林头领收留!”

    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石坎村的人口,很快就突破了八百。

    林火不得不规划着修建外城。

    更多的民居,更多的作坊,更大的仓库,都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拔地而起。

    不知道是谁先开始的,外面的人都开始叫林火的队伍“安州义军”。

    这个名号,一开始只是在逃难的百姓口中流传。

    “听说了吗?”

    “安州出了支义军专门打北狄人!”

    “是啊,领头的大英雄叫林火可厉害了!”

    “咱们去投奔安州义军吧!”

    “总比在这等死强!”

    一传十,十传百。

    “安州义军”这个名号就这么叫响了。

    手下人把这事报给林火的时候,他正在图纸上规划新的火药作坊。

    他听完,只是“嗯”了一声,没说行也没说不行。

    这就等于是默许了。

    安州义军?

    这名号不错。

    听着就比“狩猎队”或者什么“石坎村团练”高大上多了。

    首先,老百姓就认这个。

    你叫“义军”,他们就觉得你是好人是自己人,投奔你的时候心里踏实。

    其次,这名号能扩大影响力。

    以后再往外发展,顶着“义军”的旗号,名正言顺。

    最重要的一点,是将来跟官府打交道的时候,这是个很好的牌。

    你官府不是打不过北狄人吗?

    我打了。

    你官府不是保不了境安不了民吗?

    我保了,我安了。

    我这是“义军”是帮你朝廷做事。

    你总不能上来就给我扣个“反贼”的帽子吧?

    就算你想,也得掂量掂量民心。

    这玩意儿,就是一层护身符,也是一个政治资本。

    林火想得很明白,这名号,好处远大于坏处。

    但他明白,不代表村里那帮老人也明白。

    林永贵和赵德柱几个老头子,专门跑来找他。

    几个老人脸上,是那种既骄傲又惶恐的复杂表情。

    “火子啊……”

    林永贵搓着手,一脸的忧心忡忡。

    “外面都叫咱们安州义军……这……这个名号是不是太大了点?”

    赵德柱也在旁边帮腔:“是啊,这可是军啊!”

    “私自称军这在朝廷那里可是犯忌讳的大罪!”

    林火看着他们,心里有点想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