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七章 晋阳来信(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晚饭过后,雨下得比之前更大一些了。不过秋雨很平稳,哗哗的雨声形成白噪音,笼罩在整个天地之间,仿佛比寂静无声的环境更加宁静。
秦亮呆在干燥舒适的房间,听着窗外的雨声,感觉相当舒坦,整个人都沉静下来,仿佛只是这样呆着、听着雨声就很好了。
当然,如若心里没有挂着那么多事的话,这样的时光会更让人轻松惬意。人大概都是厌恶不确定性的,杂念容易叫人急躁,迫切想知道结果。
房间里非常宁静,但其实此时还有另外三个人。羊祜和贾充跪坐着,祁大站着,但大家见秦亮侧目看着窗外没吭声,便都没有说话,如此沉默了不知多久。
秦亮终于回过神来,转头看了一眼屋子里的人,有点意味不明地脱口道:“讲道理的话,权力与责任应该相等,不过实际上也有很多人不遵守。”
三人都不明所以,但贾充还是应声道:“陛下训斥得是。”
秦亮愣了一下,又问:“我们决定将匈奴人赶走,朝中是否有人议论?”
贾充沉吟道:“正如羊卿所言,既然陛下已不信任匈奴人,此策自然没什么不妥。”
羊祜与贾充的关系一般,羊家有人似乎有点鄙视贾充,贾充也知道这个情况。今天两人能一起呆在狭小的房间里,秦亮还以为他们同朝为官,关系改善了许多。但听贾充的称呼,两人还是不太亲密,羊祜的官职是九卿之一,贾充实际上称呼的是官职。
连羊祜都认为,此事的主要因素是秦亮的信任问题。秦亮这时也有些悻悻然,摆了一下手道:“赶了那么多天路,今日都早些歇着吧。”
羊祜二人立刻稽首道:“臣等告退。”
所以利用这一次的情况,正是对匈奴改变国策的难得机会!
不仅能借着征讨鲜卑的时机、将大军合理调动到并州,形成武力威慑;而且羯部做的那件恶劣之事,也能作为理由,谁叫羯部是匈奴别部?如果不抓住这次机会,将来再想改变匈奴之事,可能质疑的人更多。
并非真理就一定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如果世人都认为,皇帝是在随心所欲地凭喜恶行事,副作用还是挺大的。
南匈奴已经表示降服,短时间内其实没有太大的问题。毕竟他们也能看机会,只会等到中原王朝虚弱,才会马上翻脸!
而且利用内附匈奴人的武力,秦亮也觉得不太好用。放任匈奴劫掠是不行的,但拿什么做报酬?
拖延下去双方都有不满情绪,徒增矛盾积累。毕竟汉人贵族大多都有食邑,匈奴人比较之下,必定觉得自己白干活被歧视了。
但要是给资源,有资源秦亮为什么不养自己的兵马?刀不假他部之手,还不用担忧洛阳头上悬着一把别家的剑。至于什么融和,在这个时代的条件下融个鸟,直到几百年后的唐朝都没融明白。到时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