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西川征伐 碧血丹心 第一百九十四章 智取巴郡(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的汗,神色稍缓,眼中闪过一丝笃定的光芒。且说左文率领大军开拔,不出数日便已兵临巴城,将城池围得水泄不通。然而守将胡大浩深谙李凉严守之令,下令紧闭城门,任凭关渝与郑军在城下百般叫骂挑衅,只是坚守不出。如此对峙竟逾数月,郑军久攻不下,士气日渐低迷,营中竟隐隐显露出退兵之象。
“退兵?”胡大浩于府中闻报,随即召来谋士杜玄商议:“关渝年少气盛,血性方刚,岂有不顾杀父之仇,随那老儿退兵之理?其中恐怕有诈。”
杜玄略作思索,阴阴一笑:“将军所虑极是。此事不难,容在下派遣心腹细作,潜入郑营探个虚实。”
却说郑军大营之中,左文忽得报称擒获几名蜀军细作。他圆环般的双眼微微一动,将关渝招至身旁,低声道:“老夫有一计,少将军且听我安排……”
不多时,几名蜀军细作被迅速押至左文军帐。随即被绳索捆绑于左文大帐外木柱中,等候发落。然而,耳尖的那位蜀军细作听得帐中非比寻常的叫嚷声。便示意同伴竖起耳朵,向内聆听。
但闻帐内传来阵阵急促咳喘,只见那位八旬老将身着素白便服,瘫卧榻上,面色枯槁,双目无神,俨然一副病入膏肓之态。关渝则按计行事,怒目圆睁,毫无礼节地指着老将军喝道:
“吾父惨死敌手,你这老匹夫不思报仇雪恨,反倒在此装病怯战,是何道理!”
“不……不可......”左文剧烈咳嗽起来,喉间如同滚雷炸响,喘息良久方道:“老朽病体难支,实在无力为尔父报仇啊......”
“老匹夫,死便死耳!何须多言。”关渝挥臂怒喝,烛光将他的身影投在帐幕上,显得格外狰狞:“吾已探得山中密径,可绕过此城直取成都。若依你言退兵,岂不误了灭国大事!”
“万万不可......”左文声音嘶哑,几近哀求。
“休要多言!后日二更造饭,三更发兵翻山,建功立业就在此一举!”关渝猛地甩开帐帘,愤然而去。
三名细作听罢这番“军机”,心中大喜过望,如获至宝。暗中交换眼色。见守卫松懈,更是料定了,其后退之意,便趁机挣脱束缚,溜出郑营,疾驰回城禀报。
胡大浩听得细作回报,不禁抚掌大笑,直笑得前仰后合:“左文老而年逾耄耋,关渝小儿尚未弱冠,如此将帅,岂非儿戏乎?”随即召杜玄商议。
杜玄闻此军机,更是自作聪明,建议胡大浩倾巢而出,于山路两侧设伏,全歼关渝部队。二人沉醉于立不世之功的幻想中,早已将李凉之严令抛诸脑后。
是夜,胡大浩令杜玄率千余人守城,自引三千精兵出东门,趁夜色掩映,悄无声息地埋伏于山路两侧。月黑风高,郑军果然未能举火照明,但闻行军之声渐近。胡大浩虽不识关渝面容,却见“関”字将旗在前引路,当即断定必是关渝部队。
胡大浩按捺不住,率军直扑郑军前锋,意图生擒关渝。霎时间战鼓齐鸣,蜀军从四面杀出。胡大浩手持长钩链爪,策马直取那面帅旗,一爪飞去,却大惊失色——那马上将领竟是个填充稻草的假人!更出乎意料的是,郑军似乎早有准备,阵型不乱,反而沉着应战,杀得蜀军死伤惨重。
却带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胡大浩仓促应战,,撕扯下一片血肉。关渝痛呼一声,胡大浩趁机脱战,弃部下于不顾,单骑狼狈逃回巴城。
“蜀贼休走!”一声清越的断喝划破夜空,但见关渝自后军跃马而出。马蹄咚咚当当,一步一印杀来。少年将军银枪白马,虽枪法略显青涩,胡大浩大惊失色,匆忙应战,关渝手提长枪刺将而去,枪法虽显凌乱,却有一种蓬勃的血性与朝气。
胡大浩与其相战十回合,忽地使出银爪,两人交手十回合,胡大浩忽使银爪,正中关渝左臂,硬是撕咬下大片血肉!
关渝痛呼一声,见此机会,胡大浩趁乱逃出,丢下于此死战的蜀军,狼狈不已,独自一人逃至巴城城门下。
至城门下,胡大浩疾呼:“杜大人!速开城门!”良久无人应答,城门却缓缓开启。胡大浩不及多想,催马入城,不料战马突然被绊马索绊倒,连人带马重重摔在地上。待他挣扎起身,脖颈已被数把利剑抵住……
左文端坐于巴城太守府正堂,一袭绛紫官袍衬得他虽苍老却不失威仪。胡大浩被两名军士押解入内,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战甲破损须发散乱,全然失了往日威风。
“败将胡大浩,乞留残躯以效犬马之劳!”他伏地叩首,声音颤抖。
左文缓缓捋须,他执起案上茶盏轻呷一口,方才悠悠开口:“昔日城下叫阵,将军笑老夫年逾八旬,当如冢中枯骨。今日不妨亲眼观之——”说着朗声大笑:“吾虽老矣,尚能饭否?”
胡大浩闻言剧震,抬头但见老将军虽鬓发如雪,目光却如利剑般锐利。那挺直的脊梁与紧握剑柄的手,分明透着不减当年的英气。
“末将……末将愚钝……”胡大浩面如死灰,额头重重磕在青石地上。
堂中烛火噼啪作响,映得胡大浩脸上血色尽失。
此一役,左文假意退兵,诱使胡大浩出城,自己则趁虚而入,轻取巴城。杜玄见大势已去,竟未作抵抗便弃城而逃。郑军未损一兵一卒即告大捷。胡大浩兵败被擒,最终归降郑国。自此巴、阆一带东川要地尽归郑国所有,军威直逼成都,西川震动。
而以东川失守为开端,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已悄然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