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加密邮箱的默契升级(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第64章:加密邮箱的默契升级

    陆砚之刚敲完最后一个字,指尖还悬在回车键上,手机就震了一下。

    不是热搜提醒——小唐那小子现在连震动频率都调成了专属模式,轻三下是紧急,重两下是“你快看微博”,这一下不轻不重,他知道,是她来了。

    他没急着点开,而是把眼镜往鼻梁上推了推,顺手把刚写好的法律条文摘要发给陈墨:“《民法典》第1033条,再附个最高法判例编号,别让人说我胡扯。”

    “明白。”陈墨秒回,“顺便说一句,你现在写东西越来越像论文答辩现场。”

    陆砚之没理他,低头看了眼右下角时间:下午两点十七分。

    正好是舆论反制的黄金窗口期,也是顾晚舟最爱搞突袭的时间段。

    他这才点开那封邮件。

    标题很简洁:【下周录制·剧本预警】

    点进去,正文就一行字:

    “准备‘前辈指导新人’桥段,记得预知热搜。”

    没了。

    连句多余的话都没有,连个标点符号都懒得加感叹号。可陆砚之盯着这行字看了足足五秒,嘴角自己往上翘了。

    以前都是他半夜三点爬起来等热搜刷新,然后火速给她发作战方案,生怕她第二天踩进坑里。现在倒好,她连热搜还没爆呢,就开始排兵布阵了。

    这哪是配合?这是抢导演椅。

    他手指在键盘上顿了两秒,直接回了一句:“已安排通稿解读苏然动作。”

    发送。

    干净利落,一个多余的字都没有。他知道她懂——所谓“前辈指导”,不过是苏然又要演一场“无意冒犯”的碰瓷戏码,而“解读动作”四个字,已经包含了逐帧分析、对比动图、心理动机拆解全套流程。

    这就是默契:你说半句,我补全整套PPT。

    ---

    小唐这时候举着牌子溜达进来,上面写着“48小时倒计时·还剩47:59:23”,踮着脚想看清电脑屏幕。

    “顾小姐这次真牛啊,”他嘀咕,“连热搜都没出呢,她就开始预判预判了。”

    陆砚之没抬头,只伸手把他的提示牌往下压了压:“你这牌子下次改成‘人类观察日记:今日份默契值+1’。”

    “啊?”

    “没事,去泡咖啡。”

    小唐挠头走人,临出门还不忘回头瞄一眼邮箱界面,心想:这俩人是不是偷偷建了个暗号群?

    ---

    顾晚舟正窝在工作室的懒人沙发里,羽绒服裹得像个粽子,脚边薯片袋堆得能申报吉尼斯纪录。

    手机一震,她瞥了眼。

    陆砚之的回复躺在收件箱里,就一句话,但她愣是看了三遍。

    不是因为看不懂,是因为太看得懂了。

    她甚至能想象出他敲完字后转钢笔的样子——手腕一抖,笔尖划过空气,像是在空中画了个**,又像是在说:“老娘的局,我也能接。”

    她没回消息,只把邮件标记“已读”,然后拖进一个专门的文件夹。

    文件夹名字起得特别直白:**待爆·学术款**。

    旁边还躺着几个同系列文件夹:“躺赢专用”“打脸合集”“支票美学”。

    她顺手打开“待爆·学术款”,发现里面空空如也,只有这一封邮件孤零零地躺着,像颗还没引爆的炸弹。

    挺好,留点悬念。

    她咬了口薯片,心想:等会儿要不要再补一句?

    于是又打开邮箱,在原邮件底下追加了一行:

    “下次通稿加点学术术语,显得我们更专业。”

    发出去的时候,她差点笑出声。

    这不是提意见,这是挑衅。明摆着告诉对方:咱不能光靠怼人赢,得让全网觉得我们怼得有文化。

    果不其然,不到两分钟,回复来了。

    “建议引用《表演动机心理学》第三章,分析其肢体语言的补偿性攻击特征?”

    顾晚舟眼睛一亮。

    这题她会。

    补偿性攻击?说白了就是“我演技不行,所以我得靠碰瓷刷存在感”。苏然那种每次摔倒都精准卡在镜头C位的操作,根本不是失误,是心理补偿驱动下的职业病。

    她回了个表情包:一只猫推金丝眼镜,配文“教授说得对”。

    然后关掉邮箱,摸出包新薯片。

    战斗还没开始,但弹药库已经装满了。

    ---

    陆砚之看到那个猫猫表情包时,正在翻《舆论解剖学》初版样书。

    书页泛黄,边角有点卷,是他当年被封杀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