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热搜预知的终极布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他回:“那你想要哪种风格?‘家人们谁懂啊’?”

    “差不多。”她回得飞快,“加点‘这操作太顶了’‘建议全国推广’,最好带个表情包引用。”

    他翻了个白眼,顺手截了张自己刚写的严肃段落,配上一张熊猫头举着“这操作太顶了”的图,发给她。

    “这样够接地气吗?”

    “还行。”她回,“就是熊猫头太老,换最新的‘狗头军师’那个。”

    他冷笑一声,把图换了。

    写着写着,忽然意识到一件事——

    他们现在讨论的不再是“怎么反击黑料”,而是“怎么让全行业照着我们的标准走”。连语气风格都得考虑大众传播效率,而不是单纯输出观点。

    这已经不是舆论战了,这是制定行业KPI。

    他停下钢笔,看了眼时间:00:47。

    47小时13分钟倒计时。

    三条热搜就像三张船票,载着他们驶向一个没人划过线的新海域。而他们要做的,不是抢航线,是画地图。

    他重新调整结构,把“学术论证”部分压缩,增加“可执行建议”模块:

    1. 高危动作戏必须使用真实场地或通过安全认证的模拟环境,禁用绿幕糊弄;

    2. 所有威亚、爆破、高空作业需提前报备安全检测数据;

    3. 节目组不得诱导嘉宾制造冲突或预设剧本走向。

    写完,他顿了顿,在最后加了一句:

    “以上标准,建议以‘顾晚舟-陆砚之联合倡议’名义发布,配套热搜词条同步上线。”

    他知道,这玩意儿一旦推出,要么被当成笑话,要么就成了行业潜规则。

    但只要有一家制作公司跟进,就会有第二家、第三家。毕竟谁都不想下次出事时,热搜第一是“某某综艺又拿艺人命开玩笑”。

    他保存文档,命名:【规则草案V1】。

    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挂钟,指针指向一点。

    他端起冷咖啡喝了一口,酸得直咧嘴。

    这时候要是小唐醒着,肯定又要唠叨“您又熬夜”“咖啡冷了伤胃”“要不要我给您泡杯热的”。

    但他现在不想喝热的,就想这么坐着,看着屏幕上的文档,像看着一座刚打完地基的大楼。

    他知道明天一早,这篇通稿就得发出去,配合热搜节奏,掀起一波“行业自查”风潮。

    他知道会有公司骂他们多管闲事,说他们是“用资本特权定义规则”。

    他也知道,总有人想绕开这些标准,继续搞他们的“低成本**险”玩法。

    但没关系。

    他们有热搜预知,有执行力,还有一个懒得动手但脑子贼快的顶流影后当后盾。

    最狠的不是掀桌子,是让所有人慢慢发现——不按你定的规矩来,根本上不了桌。

    他活动了下手腕,准备开始修改第二稿。

    刚点开文档,手机屏幕亮了。

    顾晚舟发来一张图:她裹着羽绒服躺在沙发上,左手举着薯片,右手比了个OK手势,背景是正在播放的热搜页面。

    配文就两个字:“开工。”

    他盯着那张图看了两秒,把文档标题改成了:

    《致所有还在拿绿幕当战场的综艺导演:你们的活儿,该升级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