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票房注水的历史重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第84章:票房注水的历史重现

    凌晨三点十七分,电脑屏幕还亮着。

    陆砚之刚把最后一口冷咖啡灌进喉咙,胃里一阵翻腾。他没管,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眼睛盯着邮箱里那份刚收到的压缩包——顾晚舟发来的,标题是《三年前票房注水证据链梳理·初版》。

    他点开,第一眼就锁定了一个名字:《烈焰城》。

    这片子当年扑得连水花都没溅起来,口碑烂到豆瓣评分3.2,主演还是个靠资本硬捧、三天后就被爆出嫖娼的流量。按理说这种片子早该被娱乐圈扫进垃圾堆,可偏偏第七天下午场,在赵氏控股的17家影院,上座率高达98%。

    没人买票,满座?

    “这数据比我家楼下菜市场大妈记账还假。”陆砚之冷笑一声,顺手把这段异常记录截图,发给陈墨,附言:“兄弟,帮我扒一下全国同期排片对比,重点看赵氏系影院的凌晨场和工作日上午场,查出票IP和退票频率。”

    消息刚发出去,脑海里“叮”地蹦出三行字:

    **#赵氏资本票房造假#**

    **#某顶流电影数据被爆人为刷量#**

    **#电影局或将启动票房复核程序#**

    时间刚好零点过。

    “来得挺准时啊。”他转了转钢笔,嘴角一扬,“那就别怪我拿你们当学术案例了。”

    ---

    陈墨那边反应贼快,凌晨四点回了个文件夹,命名特别嚣张:《〈烈焰城〉票房破绽分析·建议直接送检》。

    打开一看,好家伙,三大反常点列得明明白白:

    第一,口碑崩盘的情况下,赵氏旗下影院不降反增排片,第七天排片占比从12%猛干到41%,比第二名高出两倍还多;

    第二,高上座率场次全集中在早上八点、凌晨一点这种鬼时间,票价还打了七折,明显不是冲着观众去的;

    第三,同一时段其他影片在同一影院的上座率不到15%,隔壁厅放《流浪地球2》都坐不满,你这烂片反倒卖光了?

    最绝的是,陈墨还建了个模型,把过去三年所有对赌协议影片的数据拉出来比对,发现只要赵氏参与投资+自家院线主导发行的项目,一旦面临对赌压力,就会出现“非黄金时段突增满座率”的现象,概率高达87%。

    “这哪是看电影,这是养猪场定时投喂。”陆砚之看得直乐,“刷量保对赌,经典老套路了。”

    他立马动手,把原始数据、图表、第三方分析报告全整合成一份PDF,删得干干净净——没有一句主观评价,没有一个情绪词,连“涉嫌违法”这种字眼都换成“存在统计学异常”。

    最后加了个封面,标题写得一本正经:《关于部分影片票房数据异常的观察与建议》。

    发给谁?

    他想了想,点开一个加密邮箱,收件人填的是经侦支队某位旧识的公务号,正文只有一句:

    “线索供参考,是否立案,贵方自决。”

    附件上传完毕,发送。

    “我不告你,我提醒你查你。”陆砚之合上电脑,端起空杯子晃了晃,“合法,合规,还不用背锅。”

    ---

    第二天早上九点,顾晚舟才睁眼。

    她裹着羽绒服窝在沙发上,薯片袋捏得咔吧响,手机搁在膝盖上刷邮件。看到陆砚之发来的PDF,她没急着转发,而是先点开电影局官网的举报通道页面。

    收件人填好,正文只打了一行字:

    “请复核《烈焰城》票房真实性。附:三年内赵氏系影片共11部存在相似异常。”

    然后把PDF重新压缩一遍,加上双重加密,点击发送。

    搞定。

    她顺手把摘要版截了个图,发回陆砚之微信,配文就三个字:

    “风起。”

    ---

    中午十二点十七分,电影局官网更新了一条简短公告:

    “已关注网络反映的个别影片票房异常问题,将依法启动复核程序。”

    话不多,但够狠。

    几乎同一秒,微博热搜炸了。

    **#赵氏票房造假实锤#** 直接空降榜首,后面跟着一堆衍生词条:

    **#烈焰城票房98%是怎么做到的#**

    **#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