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新生态的终极宣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第90章:新生态的终极宣言

    凌晨六点十七分的书房灯还亮着,咖啡杯底那圈褐色痕迹像极了资本围墙上被火燎过的砖缝。陆砚之刚发完戛纳的回函,手机还没放下,顾晚舟的语音就来了:“峰会开场前十分钟到,迟到扣你下季度薯片配额。”

    他没回话,只是把电脑合上,顺手拎起桌上那份打印好的《透明制作公约》草案——A4纸装订,左上角贴了个便利贴,上面画了个歪嘴猫头,写着:“不签?那就别玩。”

    会场已经坐满了人。

    前排是各大平台制片总监,后排是投资方代表,还有几个老导演抱着保温杯嗑瓜子,眼神飘忽,像是来参加追悼会而不是行业峰会。大屏幕上还挂着昨晚热搜的余温:#法国制片人宣布新片将引入中国式财务审计#,底下评论清一色“建议改名叫《盒饭保卫战》”。

    顾晚舟踩着七厘米高跟鞋走进来时,全场安静了一秒。

    她左手举着一包原味薯片,右手插在卫衣口袋里,走路带风却不急,走到台前才慢悠悠撕开袋子,咔嚓咬了一口。

    “我知道你们心里想啥。”她声音懒得像刚睡醒,“一个演戏的,凭啥定规矩?一个写论文的,凭啥管账本?”

    台下有人低头刷手机,有人交换眼神,还有个穿西装的男人冷笑一声,拍照发朋友圈配文:“影后今天改行当纪检委了?”

    顾晚舟瞥了一眼,没拆穿,继续说:“因为以前没人管的时候,威亚钢丝能省则省,群演盒饭三块钱一顿,导演拿‘艺术’当遮羞布,投资人拿‘对赌’当催命符。最后呢?好项目烂尾,观众骂街,演员摔伤,钱全进了谁口袋?”

    没人接话。

    她笑了笑,把薯片袋往讲台上一放:“从今天起,我顾晚舟参与的所有项目,必须签这份《透明制作公约》。安全投入不低于总预算百分之十二,第三方审计全程介入,黑名单数据库联网共享。不签?行啊,我的资金不会进你的坑,我的名字也不会挂你的烂摊子上。”

    台下开始骚动。

    一个中年男人举手:“顾小姐,这算什么?强制条款?谁给你的权力?”

    “权力?”她歪了歪头,晃了晃脚上的高跟鞋,“我有的是钱,他有的是数据。你要问权力来源——观众愿意为真东西买单,这就是最大的权力。”

    话音刚落,陆砚之走上台。

    他没拿稿子,手里转着一支钢笔,金丝眼镜反着光,袖口还沾着昨晚写报告时蹭的墨水渍。

    “我不是来搞道德绑架的。”他开口就是一句扎心大实话,“我是来算账的。”

    大屏幕一闪,三组柱状图弹出来。

    第一组:某综艺实行新标准前后对比——事故率从7.3%降到0.2%,收视转化率翻了1.8倍,招商溢价增长42%。

    第二组:两部电影成本结构分析——一部偷工减料,上映三天口碑崩盘;另一部公开预算明细,预售票房直接冲进年度前十。

    第三组最狠:十个违规项目与十个合规项目的融资成功率对比——前者平均融资周期287天,后者63天,且后者八成拿到了国际联合投资。

    “看见没?”陆砚之敲了敲屏幕,“不是守规矩的人活不下去,是耍花招的人越来越难混。这不是情怀,是经济规律。你敢透明,品牌抢着投;你敢造假,连银行都拒贷。”

    台下一片寂静。

    有个投资人小声嘀咕:“这不就是变相垄断吗?”

    陆砚之听见了,没生气,反而笑了:“你可以这么理解。但我要告诉你,这种‘垄断’靠的不是关系,是效率。以后谁还想拉我去站台申报奖项?先过审计关。谁想请我做学术背书?先交资金流水。别跟我说‘业内惯例’,惯例要是有用,也不会年年出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