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跨国博弈的舆论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第92章:跨国博弈的舆论战

    凌晨五点十七分,城市还在打哈欠,陆砚之的钢笔已经转了三十七圈。

    他盯着电脑屏幕,眼睛没眨,但脑子早跑出十万八千里。金昌浩那张脸还没正式露相,网上就已经有人剪了他的采访片段,标题起得一个比一个狠:“韩娱大佬怒批中国演员不专业”“我们捧你们上位,你们却连基本素养都没有”。

    好家伙,节奏拉得比选秀投票还快。

    陆砚之冷笑一声,手指一滑,调出昨晚就备好的证据包。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三年前的新闻截图——某韩国男团主唱在中国吸毒被抓,封杀令下来当天,金昌浩在记者会上拍桌子:“这是个例!不能代表我们公司的艺人水平!”

    现在倒好,轮到他说中国演员“缺乏职业精神”了?

    “您这嘴是租来的吧?”陆砚之喃喃,“到期也不带还的?”

    他打开文档,标题敲下一行字:《当你说中国不专业时,是否记得谁给了你市场?》

    不是骂街,不是煽情,就是摆事实、讲逻辑,像上课点名一样冷静地把时间线列出来:

    2019年,贵公司艺人因涉毒被中国市场拒之门外;

    2023年,贵公司高层公开质疑中国演员专业度;

    同一年,该公司试图通过合资项目重返中国市场,融资渠道疑似与赵氏旧部有关联。

    “你说我们不行,又想赚我们的钱?”陆砚之边写边笑,“这不叫专业批判,这叫脸皮成精。”

    文末他加了一句:“本文仅供媒体参考,不代表任何立场。”

    然后勾选“中英双语版本同步发送”,收件人列表拉到底——娱乐主编、文化评论人、财经博主,一个都没落下。

    “咱们不造势,咱们只是帮大家看清套路。”他点了发送,顺手把咖啡杯推到一边,“毕竟有些人,总以为换个翻译就能换剧本。”

    ---

    车窗外天光微亮,顾晚舟正用左手掰开一个冷掉的三明治。

    番茄酱蹭到了指尖,她懒得擦,直接往卫衣袖子上一抹。右手握着手机,界面停在云端保险库的登录页。

    密码输入完毕,双人验证通过,“实锤-01”文件夹弹了出来。

    她点开那段音频,听了几秒,嘴角轻轻一扬。

    “哎哟,这话我自己听着都想报警。”她说完,顺手把录音拖进剪辑软件,掐头去尾,留下最精华的十五秒:“中国演员不需要想法,只需要听话。”

    字幕打得清清楚楚,背景配了段低沉鼓点,视频结尾加了一句白字黑底的话:“他说我们不需要想法——那我们就用事实回应。”

    发布渠道选了工作室官微,转发语只有一行小字:“有些话,放久了更香。”

    她没广而告之,也没带热搜话题,就 quietly 地发了出去,像往池塘里扔了颗石子,表面平静,底下暗流已经开始搅动。

    两分钟后,三位常年为本土文化发声的大V几乎同时转发,配文各不相同,但意思一致:

    “听听,这就是他们嘴里的‘合作态度’?”

    “建议列入反向教材:《如何一句话得罪十亿观众》。”

    “原来我们努力演戏叫‘没天赋’,他们违规进组叫‘国际化运作’?”

    顾晚舟看完,把手机倒扣在腿上,脚上的高跟鞋晃了晃,像是给某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