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残存的道力(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这份来自北方的压力,以及皇室对唯一“灵玥公主”的重视,使得子婴皇帝不得不持续加强对忘忧谷的“守护”。谷外原本可能只是象征性的兵营,如今已悄然增至三座,呈犄角之势扼守要道。每日清晨与黄昏,兵营上空的炊烟袅袅升起,与谷内的云雾交织,却又泾渭分明,无声地提醒着谷中之人,这片世外桃源并非法外之地。
偶尔,会有身着宫廷服饰、风尘仆仆的使者,手持鎏金封印的锦盒,穿过兵营的层层守卫,叩响忘忧谷的禁制。盒中或是南海鲛珠,或是西域香药,皆是世间难寻的珍品。随礼而来的,永远是子婴那笔力日渐沉稳,却内容大同小异的亲笔信。
信中必有一问,如同固定的程式:“北地风起,京中月明。皇妹芳龄渐长,谷中清苦,非久居之所。朕于凤台别苑已植琼花千树,备霓裳百箱,日夜盼皇妹归。兄妹团聚,共享天伦,不知皇妹何时回宫?朕心中甚是挂念。”
这封信,每次都由杨赐先行看过。他会将信中问候与馈赠清单平淡地告知璃玥,唯独那句核心的问询,转述时语气会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
璃玥的反应,则七年里如一日。她或许正在逗弄一只新生的灵雀,或许在溪边洗涤她那如瀑的青丝,闻言也只是抬起那张倾国倾城的脸,清澈的眸子里没有丝毫对凤台琼枝、霓裳羽衣的向往,只有如同溪水般的温顺与淡然。她会对杨赐轻轻摇头,声音软糯却坚定:“大哥在哪儿,玥儿就在哪儿。宫里……太闷了。”
她的无心,并非矫情,而是这七年山谷生活浸润出的本心。她对子婴,有对兄长的敬意,却无对皇权的归属。那份来自血脉的牵引,远不如与杨赐、石头之间朝夕相处的亲情来得真实。
谷内的宁静与谷外的暗涌,形成微妙平衡。然而,这平衡正被远在漠北的一场隐秘祭典所打破。
北漠深处,一座依傍着黑色山崖建立的、古老而庞大的狼神庙内。火光摇曳,映照出墙壁上斑驳剥落、却依旧狰狞的远古狼形壁画。
兀朮并未身着戎装,而是换上了一套繁复沉重的萨满祭袍,袍子上绣满了暗红色的扭曲符文与星辰图案。他站在庙宇中央,面前是一个以黑曜石垒砌的祭坛,坛中并非燃烧的火焰,而是翻滚着、如同活物般的浓稠黑气——那是高度凝聚的幽冥煞气。
祭坛四周,按照某种玄奥的轨迹,摆放着九盏青铜灯奴,灯焰并非寻常的暖黄,而是幽幽的绿色,如同九只狼眼在黑暗中凝视。
兀朮手中握着一柄镶嵌着硕大幽绿宝石的骨质权杖,他的面容在绿色火焰的映照下,显得愈发深邃诡谲。他闭着双眼,口中吟诵着古老而拗口的招魂秘咒,声音低沉而富有某种奇异的韵律,仿佛在与无形的存在沟通。
“游离于生死缝隙的古老战魂……承袭了万载怨恨的狼神遗念……听吾号令……”他的声音逐渐拔高,带着一种不容抗拒的威严与诱惑,“莫獠!汝之魔躯虽陨,然汝之戾气未散,执念犹存!吾以千魂为引,以北漠龙脉为基,唤汝真名,招汝残灵!”
随着他的吟唱,祭坛中的黑气翻滚得愈发剧烈,隐隐形成一张模糊而痛苦的巨狼面孔轮廓。那九盏青铜灯奴的绿色火焰猛地蹿高,发出“噼啪”的爆响,整个庙宇内的温度骤降,墙壁上的狼形壁画仿佛活了过来,散发出嗜血的气息。
兀朮猛地睁开双眼,暗金色的瞳孔中精光暴涨,他将权杖重重顿地!
“归来兮!莫獠!此地有汝未尽之野心,有汝渴求之血脉!吾将助汝重聚魔魂,再临世间!以此为契,共掌乾坤!”
一股无形的波动以狼神庙为中心,穿透了物理的空间阻隔,循着冥冥中与莫獠残存于世间的最后一丝因果联系,如同精准的箭矢,射向了南方,射向了那看似平静的忘忧谷方向。
这一记来自遥远北漠的“招魂”,目标直指那曾与莫獠本源深度纠缠、如今体内依旧潜藏着其暴戾气息的——石头!
招魂的波动,无声无息地侵入了忘忧谷。
是夜,月隐星稀。
正在自己竹屋内打坐调息的石头,身躯猛地一震!他豁然睁开双眼,那双平日里澄澈或偶尔闪过异色的眸子,此刻竟完全被一种混乱、暴戾的猩红所充斥!
“吼……”一声压抑的、完全不似人声的低吼从他喉咙深处溢出。他周身原本平衡流转的复杂气息瞬间被打乱,一股浓稠如墨、带着纯粹毁灭意志的魔气不受控制地逸散出来,将他身下的蒲团、周围的竹壁都侵蚀出滋滋作响的痕迹。
他脑海中,不受控制地翻腾起破碎而狂暴的画面:尸山血海,白骨铺路,苍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