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琉璃器官(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救援抵达了!她被两名警员小心搀出展厅,安置于走廊长椅。一位温和的女警递来热水,但她双手颤抖无法握住。另一位年轻警员给予保温毯,她感激地接过裹紧。她望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展厅,拉起刺眼的警戒线,法医提着箱子面色凝重地进入,闪光灯不停闪烁……一切仿佛笼罩于不真实的滤镜中。
那位年轻警员手持记录本走近,尽量温和地开口:“同学,现在感觉好些了吗?我姓李,需要向你了解一些情况。别紧张,将你知道的告诉我们就好。”
“好、好的……”苏若雪的声音依旧微弱,捧着水杯寻求一丝暖意。
“你是第一发现者,苏若雪同学?”
“是、是的……”
“能否详细描述一下刚进入现场时看到的情景?任何细节都可能具有重要性。”
她舔了舔干燥的嘴唇,努力从混乱的脑海中搜寻词汇:“我……来交作业,推开门……就、就看见他躺在那儿……在灯光下面……腹部……腹部那里……”她艰难地比划着,语言组织支离破碎,“……就好像……突然开了一家琉璃工艺品店……还是批发市场的那种……”
年轻警员的笔尖骤然停顿。他抬起头,表情复杂地看了她一眼,混合着错愕与“这姑娘是否惊吓过度”的疑虑。
苏若雪说完后瞬间后悔不已,她急忙苍白地辩解:“不、不是的!警官您别误会!我的意思是……非常超现实!特别不真实!特别……吓人!我、我可能吓坏了,说话不过脑子……”越描越黑,她懊恼地闭嘴低头,专注研究杯中的波纹,恨不得隐身。
李警官理解地点点头,正欲继续追问细节,询问室的门被“咔哒”一声推开。
一股更强的、带着压迫感的冷空气瞬间席卷了狭小的空间。
苏若雪下意识抬头,猝不及防地迎上一双冰冷锐利、毫无温度的眼眸。
来人身材高大,穿着剪裁精良、一丝不苟的纯黑西装,白衬衫扣至领口。面容冷峻如石刻,下颌紧绷,薄唇抿成直线。周身散发著强烈的“生人勿近”气场,甚至连空气流速都仿佛因他而凝滞。他的目光如同经过极寒淬炼,扫视之下,令她先前汲取的暖意瞬间消散,寒意自脊椎窜升。
谢景渊。
六年未见,他已从一个冷淡疏离的少年,彻底蜕变为一台移动的、高效的制冷装置。
苏若雪的心脏漏跳一拍:
[谢景渊?!他为何在此?!]
[这类人物不是该坐镇国际刑警总部或国安机密部门吗?]
[这种案件(尽管死法离奇)需劳动他?]
[这气场……是来接管案子的?]
[完了,小事化大,大事炸穿,果然是他的风格。]
[现在装晕是否可行?!急需答案!]
谢景渊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不足一秒,仿佛仅是在扫描“现场关联物A”,随即漠然转向李警官。声音不高,却冰冷而不容置疑,每个字都似冰珠坠地:“现场完全封锁了吗?监控范围确认?初步尸检报告何时能出?死者社会关系排查开始了吗?”
问题接连抛出,迅疾而精准。
李警官显然被其气场与连番提问震慑,倏地起身,身姿笔直:“谢、谢部长!现场已初步处理,技术队正在详细勘查,监控室已派人调取,法医初步推断死亡时间约在……”
“无关人员为何仍在现场?”谢景渊打断汇报,视线再度冷冷投向苏若雪,带着审视与细微的不耐。
苏若雪如芒在背,寒毛竖立。内心呐喊:六年不见,开场白竟是“无关人员”?好歹是旧识……一丝旧情都不念?
或许是惊吓过度后的反常勇气,她颤巍巍地举起手,声音微弱带颤:“那个……警官同志……能、能否换一位问话人员?这位领导……气场太强,我、我觉得冷……无法思考……”话音刚落,她便恨不能时光倒流捂住自己的嘴。此言何其愚蠢!
谢景渊眼皮未抬,仿佛未闻或毫不在意。他直接向李警官下达指令,语气平淡如常:“加速询问流程,获取有效信息后即刻送离。安排女警陪同,确保其情绪稳定。”
言毕,未再看她第二眼,视她如无物,利落转身,步伐精准地离去,黑色西装下摆划出冷峻的弧线。
她讪讪收回目光,对上李警官欲笑又止、终化为同情与无奈的眼神。
“那么……苏同学,我们……继续?”李警官轻咳一声,重拾笔录。
苏若雪绝望点头,将脸埋入保温毯,闷声道:“……继续吧。”
‘今日这番离奇经历,可以让我写一部《我的厄运日:初遇离奇命案,再逢冰山故人》。’
现在她唯一愿望,就是尽快结束这一切,回宿舍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