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那朵蘑菇云下,是他们的白发与墓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冰冷的字幕,在天幕上停留了许久。

    随后,画面再次流转。

    镜头,只是平静地转向了那片戈壁。

    转向了那些“两弹元勋”的科学家们,最真实的工作与生活。

    那不是实验室。

    那是一排排低矮的窝棚,用木板和油毡布临时搭建。

    风沙大的时候,屋子里漫起一层黄土,饭碗里都是沙。

    没有暖气。

    戈壁的冬天能把人的耳朵冻掉。

    科学家们只能裹着最厚重的棉袄,围着一个烧牛粪的铁炉子,一边跺脚,一边在昏暗的灯光下演算。

    桌椅是东倒西歪的。

    图纸被风吹得哗哗作响,必须用石头死死压住。

    天幕前的所有时空,陷入了一片可怕的寂静。

    大秦。

    嬴政看着那些窝棚,看着那些在微弱灯光下弓着背的身影。

    他们是后世最顶尖的“士”,是本该钟鸣鼎食,享受最优渥待遇的国之栋梁!

    他们,竟甘愿在这种环境恶劣的地方,受这种苦?

    大唐。

    李世民身旁的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位宰相面面相觑,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极致的震撼与不解。

    天幕旁白适时响起,声音里带着一股沉重的敬意。

    【物质的匮乏,可以靠意志克服。】

    【但真正的绝壁,是“计算”。】

    【蘑菇弹的理论设计,涉及到海量的数据运算,其运算量之庞大,需要动用当时最顶尖的电子计算机,连续工作数月之久。】

    【而当时的华夏,只有一台从毛熊进口的,每秒仅能运算一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

    【并且,它还时常罢工。】

    画面中,那台宝贵的计算机旁,几名科研人员急得满头大汗。

    一个灯管烧了。

    整个庞大的机器,瞬间变成一堆废铁。

    所有运算,再次停滞。

    大明,谨身殿。

    朱元璋眉头紧锁。

    后世华夏的研究进度被卡住了。

    他们最厉害的“算学神器”,罢工了。

    没有了这东西,莫非就真的束手无策了?

    就在所有人都为此揪心时,天幕的镜头,猛然拉远,再拉远!

    画面从那间小小的机房,切换到了一个巨大的,空旷的礼堂。

    礼堂里,摆满了桌椅。

    一排排,一列列,是黑压压的人头。

    数百名科研人员,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风华正茂的青年。

    他们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一架最普通,最原始的算盘!

    还有,堆积如山的稿纸。

    整个礼堂,安静得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什么。

    一位戴着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科学家站在最前方,他手里拿着一个铁皮喇叭,用尽全力喊道。

    “开始!”

    一声令下!

    “噼里啪啦——!!!”

    那声音,不是计算。

    那是战争!

    清脆、密集、急促到令人头皮发麻的算珠撞击声,瞬间淹没了整个世界!

    一支无形的军队,正在向着人类智慧的最高壁垒,发起最决绝的冲锋!

    每一个科研人员,都化作了一台人肉计算机。

    他们将庞大到无法想象的蘑菇弹核心方程式,分解成无数个细小的步骤。

    一组人算加减。

    一组人算乘除。

    一组人算三角函数。

    一组人算微分方程……

    三个人一个小组,算盘并行。

    一人计算,两人验算。

    任何一组数据,必须经过至少两组人的重复验算,结果完全一致,才能通过!

    九位数的庞大计算,他们就这样用最原始的工具,一点一点地啃!

    日复一日。

    夜复一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