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金色麦浪,帝王失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那广袤无垠的绿意,不同于之前的任何画面。

    没有戈壁,没有厂房,没有冰冷的钢铁仪器。

    只有风。

    风吹过一望无际的麦浪,发出金色的沙沙声。

    大明,谨身殿。

    朱元璋的身子猛然前倾,双手青筋暴起,死死抠住了龙椅扶手。

    他的呼吸,在看见那片田野的瞬间,就乱了。

    变得无比粗重。

    他比殿内任何人都懂。

    他比历朝历代任何一位锦衣玉食的帝王,都更懂得那片绿色意味着什么。

    那是命!

    是千千万万张嘴,是无数百姓赖以为生的命根子!

    “上位……”

    李善长察觉到朱元璋的失态,嗓音干涩地唤了一声。

    朱元璋置若罔闻。

    他的眼珠子死死钉在天幕上,仿佛要将那每一株摇曳的麦苗,都烙进自己的骨头里。

    天幕的镜头下沉,掠过田埂。

    一个女人的身影,出现在田野之上。

    她穿着洗到发白的粗布衣裳,裤腿上沾满新鲜的泥点,头发用一根布条简单束在脑后。

    她弯着腰,正用一种近乎虔诚的目光,审视着手里的一株麦穗。

    那神情,不像在看庄稼。

    像是在鉴赏一件失传已久的绝世珍宝。

    【她,叫沈骊英。】

    【一位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土地的农学家。】

    天幕之上,字幕浮现。

    紧接着,那个时代的背景被血淋淋地揭开。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夏大地,战乱频仍,烽火连天。】

    【西南后方,土地贫瘠,小麦品种退化严重,条锈病肆虐。】

    【亩产,常常不足百斤。】

    【无数百姓,在饥饿与死亡的边缘线上挣扎。】

    不足百斤!

    这四个字,像四根烧红的钢针,狠狠扎进了朱元璋的心窝!

    濠州。

    家破人亡。

    啃树皮,吃观音土。

    那种深入骨髓、仿佛永远也填不满的饥饿,那种眼睁睁看着爹娘兄长一个个倒下却无能为力的绝望,是他一生都无法摆脱的梦魇!

    “后世的战争……”大唐,李世民的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

    “国弱,则民如草芥。”房玄龄在一旁低声叹息,声音里满是苦涩。

    天幕的画面,开始记录沈骊英的工作。

    那不是在窗明几净的实验室里运筹帷幄。

    而是真正的,用双脚去丈量大地!

    她背着一个破旧的帆布包,行走在云南、四川的崇山峻岭。

    饿了,就从包里掏出冷硬的干粮,就着山泉啃下去。

    渴了,就俯身捧起溪水,一饮而尽。

    她走访了上百个与世隔绝的村落,只为寻找那些在最贫瘠的土地上,依旧能顽强抽出穗子的,最优秀的麦种。

    她没有精密的仪器。

    筛选,全靠一双手,一双眼。

    风餐露宿,烈日灼身,她与田间最普通的农妇,看不出任何分别。

    大汉,未央宫。

    汉武帝刘彻看着天幕里那个瘦弱的身影,眉头微皱。

    他承认,后世子孙在“器”的层面,已近乎于神。

    可眼前这一幕,却让他感到一丝不解。

    “此非大丈夫征战沙场,亦非朝堂之上运筹帷幄。”

    “一女子于田亩之间,能有何作为?”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落入殿中每一个人的耳中。

    卫青和霍去病沉默不语,但他们的眼神里,也流露出一丝相似的困惑。

    在他们的认知里,改变天下格局的,是如林的铁骑,是锋利的刀枪,是君王的雄才伟略。

    一个女人,一捧麦种,又能掀起多大的波澜?

    天幕,用一组冰冷到极致,却又炽热到滚烫的数据,回答了所有人的疑问!

    画面猛然一分为二!

    左边,是枯黄瘦弱,穗小粒稀的旧麦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