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身世(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古墨垣将事情的原委细细道来,声音低沉而充满沧桑,仿佛每一个字都承载着沉甸甸的过往,饱含着岁月的风霜与无尽的悲凉。他端坐在幽暗洞府的石台之上,四周石壁冰冷,唯有案头一盏孤灯摇曳着昏黄的光晕,那微弱的光线映照着他俊逸却已刻上深深沧桑的脸庞,几缕银丝悄然掺杂在墨发间,诉说着光阴的无情。他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点点追忆的泪光,目光仿佛穿透了洞府的幽暗与时间的壁垒,回到了那段血雨腥风、刻骨铭心的岁月,空气中弥漫着沉重的叹息与难以释怀的悲怆。当年,师祖玄玉真人座下收有三名亲传弟子,分别是大弟子冥邺、二弟子李芊尘与小弟子古墨垣。玄玉真人修为高深莫测,已达返璞归真之化境,性情刚正不阿,嫉恶如仇,一生以守护苍生为己任,在修仙界中享有崇高威望与赫赫盛誉。他一生清修,本无意收徒沾染红尘因果,却在一次云游四海、体察天道时,偶遇冥邺于荒山野岭深处,见其虽孤苦伶仃、衣衫褴褛却根骨清奇、天资卓绝,眼中隐有不屈之光;后又于东海之滨惊涛拍岸的礁石之上,邂逅李芊尘,她虽出身凡尘渔家,却灵根纯净通透,宛如深海明珠;最终在终年积雪、人迹罕至的雪山绝巅,发现了冻得几乎失去知觉的古墨垣,他虽年幼体弱,但面对严寒绝境,眼神中流露出的求生意志与天然悟性,令真人动容。玄玉真人感其三人命格迥异却皆蕴含不凡之资,遂动了恻隐之心,将他们一一带回宗门,视如己出,倾囊相授,悉心教导。
大师兄冥邺虽为长徒,却因身负特殊血脉——其父亲乃魔族中骁勇善战的战士,母亲则为凡尘柔弱温婉的女子——在师门之中,乃至整个自诩清正的修仙界,常遭异样目光审视与非议,如芒刺在背。每当他于演武场修炼或是引动体内力量时,周遭弟子便窃窃私语,眼神中满是鄙夷与戒备,仿佛他体内流淌的魔血是随时会喷发的毒泉,会玷污这片仙家净土。然而,他心性坚韧如磐石,不因这不容于世的出身而自轻自弃,反而将这份压力化为动力,日夜勤修苦练,道行精进神速,远超同辈。其惊人的坚韧意志与非凡悟性,深得玄玉真人器重与信赖。玄玉真人曾私下语重心长地告诫他:“血脉非罪,心正则道存。莫要被世俗偏见蒙蔽了求道之心。”
彼时魔道气焰正盛,魔尊狄魁实力强悍绝伦,一身魔功已臻至邪道顶峰,其野心更是膨胀无边,觊觎三界主宰之位,屡屡掀起腥风血雨,屠戮生灵,意图以铁血手段一统人、仙、魔三界,建立万世魔国。狄魁麾下魔兵如潮,凶焰滔天,所过之处生灵涂炭,繁华城池尽数化为焦土废墟,哀鸿遍野,修仙者闻风丧胆,避之不及。玄玉真人慧眼如炬,洞察其祸乱三界的根源,深知寻常的正面征伐手段难以彻底遏制此獠,更恐引发旷日持久、伤亡惨重的仙魔大战。万般思虑之下,真人决意行险招,密令身具魔族血脉、可兼修仙魔两道功法的大弟子冥邺,寻机潜入魔界深处,以魔修身份接近狄魁,打入其核心,伺机而动,或寻其破绽,或待天时。冥邺领命后,内心挣扎良久,一面是师门如山恩情与苍生安危,一面是血脉深处的本能牵绊与对魔道的天然厌恶,最终,他咬紧牙关,眼中闪过决绝,化身为一名落魄孤僻的魔修,悄然混入魔气森然的魔域。
冥邺本就血脉特殊,身兼仙魔之质,一旦开始修习魔道功法,体内潜藏的庞大力量反而被彻底激发,修为如同积蓄已久的江河决堤,奔涌般暴涨。他隐忍潜伏于喜怒无常的魔尊狄魁身侧,凭借过人的心智、深沉的心机与日益强大的力量,先是步步为营,谨小慎微,逐渐取得了狄魁的信任与倚重,最终成为其不可或缺的心腹近臣。在魔界内部,冥邺更是运筹帷幄,如履薄冰,巧妙利用狄魁日益膨胀的傲慢骄横与魔界各方势力盘根错节、互相倾轧的矛盾,暗中挑拨离间,分化瓦解,一步步不动声色地削弱狄魁的根基与羽翼。他常于深夜独坐魔宫冰冷的角落,望着窗外血月,回想玄玉真人“心正则道存”的谆谆教诲,强忍魔气日夜侵蚀经脉脏腑带来的剧烈痛苦,只为等待那扭转乾坤的时机。
经过长达十年的苦心经营与暗中布局,如履薄冰,他终于等到了魔宫那场惊天动地的决战契机。是役,狄魁狂笑不止,魔焰滔天,似要焚尽苍穹,冥邺则于关键时刻,以雷霆万钧之势,催动体内仙魔合一的无上伟力,爆发出令天地变色的恐怖威能,亲手击败了不可一世的魔尊狄魁,一举夺其魔尊之位,以铁腕平息了魔界持续多年的动荡与血腥混乱,暂时为三界带来了喘息之机。
冥邺登上魔尊之位后,始终铭记师门教诲,心中谨守玄玉真人的嘱托与使命:为天下生民立命,为混乱往世开太平。他深知仙魔之间无休止的纷争与仇杀,只会带来尸山血海与无尽的杀戮循环,遂以新任魔尊之姿,力排众议,向三界郑重提出仙魔和平共处三项原则:互不侵犯界域,不得妄杀无辜生灵,摒弃门户偏见,共求大道。此举表面上赢得了修仙界大部分主流门派的响应与认可,诸如凌云阁、五玄门、暮雪派等古老宗门皆公开表示支持,派中德高望重的长老们纷纷亲自前来魔域祝贺,言辞恳切,场面一时和谐。
然而,平静的表象之下,暗流汹涌澎湃。魔族内部,那些崇尚暴力、嗜血扩张的激进派系,视冥邺为背叛魔道荣光的可耻叛徒,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除之而后快,他们暗中结盟串联,积蓄力量,密谋叛乱;而仙门之中,亦有根深蒂固、视魔为绝对邪恶的保守势力,如暮雪派的部分长老及强硬派弟子,始终质疑冥邺的动机,认为其包藏祸心,图谋深远,不可信任,他们于密室之中窃窃私语,言辞刻薄:“魔血终是魔血,污秽难清,岂能真心向善?此乃缓兵之计,诱我仙门松懈,其心可诛!”令人讽刺的是,这两股原本水火不容的势力,竟因对冥邺共同的忌惮与敌意,在黑暗中悄然勾结串联,形成一张无形的巨网,对冥邺虎视眈眈,只待时机成熟,便要发难。
就在这山雨欲来风满楼之际,沉寂已久、被视为三界禁地的天魔古战场,突生恐怖异变。域外天魔那古老、混乱、充满毁灭气息的波动蠢蠢欲动,其威胁如同沉重阴云骤然笼罩天地,危及三界安宁。玄玉真人忧心如焚,夜观星象,深知事态紧急,刻不容缓,立刻以自身威望召集凌云阁、五玄门、暮雪派等古老宗门的顶尖强者,一同奔赴那片被诅咒、白骨累累的古战场。
战场之上,阴风怒号,卷起漫天沙尘与碎骨,魔气如实质般的黑雾弥漫翻涌,遮天蔽日,域外邪魔的嘶吼声此起彼伏,带着疯狂与毁灭的意志,如潮水般扑来。战况惨烈至极,仙光魔气激烈碰撞,不断有强者陨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