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少年太监“暴毙”。(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张新手指在这两个名字上停顿了一下。一个小太监的同乡,似乎没什么特别。但她需要任何可能的线索。

    她合上册子,递还回去:“有劳。”

    走出内务府档房,王公公忍不住低声问:“张爷,可有什么发现?”

    “去御膳房。”张新言简意赅。

    “御膳房?”王公公一惊,“那地方人多眼杂,咱们……”

    “找个由头,查问永和宫平日膳食例份,也是仵作核实案情的一部分。”张新淡淡道,“找那个叫李四的杂役。”

    御膳房所在的区域热闹喧嚣,与宫墙深处的死寂截然不同。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食物混杂的气味,挑着担子的、抬着食盒的杂役川流不息。

    王公公亮出内务府的牌子,又塞了点碎银子,很容易就找到了正在后院劈柴的李四。

    那是个同样瘦小的年轻太监,听说永和宫的张公公来找他,吓得脸都白了,手里的柴刀差点掉地上。

    “李四,你别怕。”张新将他带到僻静角落,声音放缓,“张三保的事,你知道了?”

    李四眼圈一红,点了点头,带着哭腔:“早、早上听说了……三保他……他怎么就那么想不开……”

    “你们是同乡?”

    “是……是一起净身入宫的……”李四抹着眼泪,“他胆子小,人又笨,在宫里没少受欺负,就,就跟我还能说上几句话……”

    “他最近可有异常?有没有跟你说过什么特别的话?或者……得罪过什么人?”张新盯着他问。

    李四茫然地摇头:“没、没有啊……他就是抱怨活多,吃不饱……前天见着,还说明日娘娘生辰,说不定能得些赏赐……”

    “娘娘生辰?”张新捕捉到这个信息。

    “是、是啊,就是明日……哦不,就是今天了……”李四神色更加悲伤,“可惜娘娘……”

    祥妃的生辰就在她暴毙当日?或者说,前夜?

    “张三保最近有没有得到过什么特别的东西?或者……接触过什么特别的人?”张新换了个问法。

    李四努力想了想,还是摇头:“没……哦,对了!大概四五天前,他好像捡到了个什么好东西,神神秘秘的,我问他也不说,就说等值了钱,请我吃好的。”

    “好东西?什么样子的?”

    “他没给我看……就揣在怀里,宝贝似的。”李四努力回忆着,“就那天之后,他好像……有点心神不宁,晚上起夜都哆哆嗦嗦的,说好像有人盯着他……”

    捡到东西?心神不宁?被盯梢?

    张新基本可以肯定,张三保的死,绝非自杀。他捡到的“好东西”,很可能就是招来杀身之祸的根源!那东西,会不会与祥妃之死有关?

    “他平时会把重要的东西藏在哪儿?”张新追问。

    “我们这种低等太监,能有什么地方藏东西……无非就是枕头底下,或者床铺砖缝里……”李四抽噎着说。

    问不出更多了。张新让王公公又给了李四一点散碎银子,嘱咐他今日的问话不要对任何人提起。

    离开御膳房,王公公已是面如土色:“张爷,这、这明显是……”他不敢再说下去。

    “回永和宫。”张新声音冷澈,“去张三保的住处。”

    低等太监住在宫墙角落的排房里,大通铺,阴暗潮湿,气味难闻。此时大部分人都在当值,屋里空无一人。

    根据李四提供的模糊位置,张新很快找到了靠墙角的一个铺位。被褥油腻破烂,散发着一股酸馊味。

    她毫不迟疑,伸手进去摸索。枕头下空空如也。掀开薄薄的褥子,床板是旧的,有几条宽窄不一的缝隙。

    她拔出随身携带的一柄小验尸刀,小心地撬动一块有些松动的木板。

    木板被撬开一角。

    缝隙里,果然藏着一点东西。

    不是金银,也不是什么珍宝。

    那是一小块折叠得整整齐齐的、质地普通的宣纸。

    张新用小刀小心翼翼地将纸块挑出来,展开。

    纸上没有字。

    只画着一幅简陋的图:一座宫殿的轮廓,旁边标注着“永和”二字。宫殿一侧,画了一口小井,井旁躺着一个火柴般的小人。而宫殿的屋檐上,用红色的朱砂(或许是血?),点了一个极小却刺眼的红点。

    图的右下角,同样用朱砂,画着一朵歪歪扭扭的梅花。

    张新的呼吸瞬间屏住!

    这图!这分明是预言!或者说……是警告!

    画这图的人,知道永和宫有人会死在井边!甚至知道具体位置!

    那个屋檐上的红点……指的是什么?监视者?还是……凶手所在?

    梅花!又是梅花!

    张三保捡到的“好东西”,难道就是这张图?他是因为看懂了这图的含义,才被灭口?

    是谁画的这图?目的又是什么?

    她感到一张巨大而诡异的网,正在缓缓收紧。祥妃的死,张三保的死,都只是这张网上的节点。

    而网的中央,似乎都与那个“梅花”的标记息息相关。

    她迅速将图纸重新折好,纳入怀中最贴身处,然后将床板恢复原状。

    刚站起身,门外就传来一阵脚步声和尖细的嗓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