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余烬 星火(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念力消耗带来的滞涩感,竟有缓缓消融的趋势。

    “好奇特的泉水。”苏清影蹲下身,指尖轻轻掠过水面,一股温和而精纯的能量顺着手臂蔓延开来,滋养着她消耗的念力,甚至让她对自身力量的感知都变得更加敏锐清晰。“似乎能洗涤念力中的杂质,巩固本源。”

    陈墨也有同感,他感觉口袋里的狼毫笔微微发热,传递出一种渴望的波动。他取出笔,犹豫了一下,随即释然,将笔尖小心翼翼地浸入泉水中。

    嗡~

    狼毫笔触水的瞬间,笔杆上的玄色纹路骤然亮起,如同干涸的土地遇到甘霖,开始主动汲取泉水中精纯的能量。笔尖的毫毛无风自动,仿佛在进行一种奇妙的呼吸,将水中流转的七彩光晕一丝丝吸纳进去。陈墨能清晰地感觉到,笔身内原本因多次激烈战斗和高强度调和而留下的一些细微“暗伤”和滞涩处,正在被缓缓修复、疏通,整支笔变得更加圆融通透,与自己的联系也愈发紧密。

    “这泉水,像是在为笔‘淬火’、‘开锋’。”陈墨惊叹道。他自身也运转念力,引导泉水气息洗涤周身,感觉对念力的掌控更加得心应手,那层自与“玄”投影大战后便隐约存在的、与天地念力间的隔膜,也似乎薄了几分。

    苏清影同样受益匪浅。她的念力本就偏重精细与洞察,在泉水洗涤下,感知范围进一步扩大,对洞天内流动的复杂念力脉络看得更加清楚,甚至能隐约捕捉到那些构成山石林木的墨色中蕴含的、古老而微弱的情感印记。

    简单修整后,两人的目光投向了旁边的观想壁。

    那石壁高耸入云,表面光滑如镜,颜色比周围的墨色山体更深沉,仿佛能吸收一切光线。但当他们凝神望去时,石壁内部却仿佛有另一个世界——无数模糊的人影、闪烁的符文、变幻的山水景象、乃至难以理解的几何图案,如同走马灯般飞速流转、生灭、重组。

    “守墨人说,历代先贤在此留下感悟。”苏清影凝望着石壁,紫眸中倒映着飞速变幻的景象,“这石壁,像是一个巨大的意识存储与交互装置。”

    陈墨尝试将一丝念力探向石壁。念力接触壁面的瞬间,他眼前景象骤变!

    不再是洞天的水墨世界,而是置身于一片古老的战场!金戈铁马,杀气冲天,一位身穿残破甲胄的将军,手持长枪,眼神中燃烧着不屈的战意与守护家国的执念(强烈的金/蓝念力混合)!那意念如同洪流般冲击着陈墨的意识,试图让他体验那种极致的刚猛与守护!

    陈墨心中凛然,立刻明白这并非攻击,而是一种传承的考验。他没有对抗,而是运转调和之心,去体会、去理解那股战意背后的精神内核,同时保持灵台清明,不被其完全同化。片刻后,景象消散,他脑海中多了一丝对“刚毅”与“守护”念力的更深理解。

    苏清影也经历了类似的体验。她看到的是一位隐居于林间的女子,于月下抚琴,琴声悠远,蕴含着对自然万物的洞察与悲悯(精纯的紫念与一丝白念的雏形),那意念细腻而深邃,引导她去感受万物互联的奥秘。

    两人轮流在观想壁前静坐感悟,每一次念力接触,都会引发不同的幻象和意念冲击——有先代墨痕者与强大念兽的战斗场景,有对某种念力性质的精妙剖析,有对天地规则的模糊窥探,甚至还有一些关于“玄”的零星记载和对抗心得碎片。

    这些感悟浩如烟海,杂乱无章,但核心都指向一点:对念力的掌控,源于对自我内心的认知;对万物的调和,始于对天地规则的敬畏与理解。

    数日(洞天时间内)的感悟下来,两人皆感收获巨大。陈墨的念力更加凝练厚重,少了几分锋芒,多了几分包容与韧性;苏清影的洞察力则愈发深邃,能看到念力背后更本质的情感流动与规则线条。

    然而,就在他们沉浸于感悟中时,观想壁上的景象突然一阵剧烈紊乱!所有幻象消失,石壁中心浮现出一幅新的、却让两人心惊肉跳的画面——

    那是一片被灰败色调侵蚀的水墨山河,与他们所在的洞天景象相似,却死寂、破败,仿佛失去了所有活力。而在那片破败世界的中心,一个模糊的、由冰冷虚无构成的裂缝正在缓缓扩张,裂缝深处,是那个熟悉的、令人窒息的灰色漩涡!

    画面一闪而逝,观想壁恢复原状,但一股强烈的警示意念却深深烙印在两人脑海中。

    “是警告!”苏清影脸色凝重,“‘玄’的力量,已经开始侵蚀类似‘水墨洞天’这样的念力源头世界了!而且,它似乎…找到了方法!”

    陈墨握紧了手中愈发温润通透的狼毫笔,眼神锐利:“看来,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必须尽快通过这里的试炼,找到‘万象台’,拿到我们需要的东西。”

    他抬头望向笔架峰的更高处,那里云雾更深,隐隐传来风雷之声(意念层面的轰鸣)。

    “休息够了,”陈墨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脸上重新露出那种面对挑战时的松弛与锐气,“该去会会这‘万象台’,看看它到底能演化出什么考验了。”

    苏清影也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襟,清冷的眸子里燃烧着坚定的火焰。

    洞天试炼,正式进入下一阶段。而外界的时间,又流逝了多少?现实的危机,是否已经悄然逼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