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斗法真正的“渊天子”(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br />
    “《治安疏》!好一封直言天下第一事的《治安疏》!”

    身边的弟弟海瑞,则捧着奏疏,爱不释手。

    他可没有什么气运被夺的感觉,只觉得此物是有着天底下最大的勇气,同时也意识到其中的绝对风险,斩钉截铁地道:“请兄长许我一同进谏!”

    “不仅是你!”

    “大明两京一十四省,天下为臣者,都有进谏的义务!”

    海玥平和地道。

    语气里蕴含着一往无前的坚定。

    越是独裁的体制,国家状况的好坏,越取决于皇帝个人的能力与责任感。

    偏偏大部分皇帝是不会两者都兼具的。

    在嘉靖统治生涯前期,这两者都是具备的,而到了中后期,他失去了身为皇帝的责任感,堕落得很快很彻底。

    一个堕落的皇帝,偏偏对于权力的控制又极为牢固,而朝臣们在漫长的斗争中,早已失去了与之抗衡的能力。

    于是乎,整个国家不可避免地被其拖入深渊。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渊天子”!

    而这些时日的准备,正是为了斗倒这样的“渊天子”,避免日后再出现这样的“渊天子”!

    没有什么“贺表来喽”的跌宕起伏,正如历史上的《治安疏》,就是经过通政司,以堂堂正正的方式,递到嘉靖的案头。

    即是说,不止有一位官员看过这封奏疏,或赞同或默许,或者更是惊叹于有人竟敢说出他们不敢说的话,最终一路放行,将之呈现到了九五之尊的眼前。

    而今,陆炳将真相分享。

    海玥、严嵩乃至最后惊觉的夏言,一致认可。

    进谏!

    上书!

    ……

    丹房之中。

    炉火噼啪炸开一粒火星,凝视的朱厚熜眉头一皱,声音因丹药的燥热而沙哑:“再加二钱紫石英,《云笈七签》里说,要配着子时露水服……”

    “陛下圣明!”

    道士欲言又止,终究低头施行。

    天子性情,宫内皆知。

    他不敢多言。

    当丹药出炉,身边的内侍宫婢先服,服下无异常,脸色还红彤彤的,朱厚熜再服。

    窗外传来三更梆子,天色依旧漆黑一片,朱厚熜打坐行气,消化丹力,却觉得浑身血液渐渐沸腾,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经脉里破土而出。

    他望着自己手背上若隐若现的青筋,忽然痴痴地笑了。

    丹炉里的火越烧越旺,将墙上悬挂的《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映得忽明忽暗。

    经文中“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的字样,似乎都被翻卷的火舌,舔舐得微微扭曲。

    等到行功完毕,朱厚熜回到乾清宫内,兴奋地走来走去,许久后才散去了那股燥热之感,缓缓来到龙椅上坐下。

    一眼就看到了被通政司送来的奏疏。

    今日的奏疏,比寻常多得多,也厚得多。

    朱厚熜随手拿了最上面一本翻开。

    “礼部右侍郎臣海玥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

    “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

    “嗯?”

    看到这里,朱厚熜已经意识到不对劲了。

    一个字一个字看下去,这位嘉靖帝的脸色更是彻底变了。

    治安疏的核心,是君王的德行。

    具体到实际,就是太子的重病,皇子的重案,乃至黎渊社的累累罪行。

    一切的源头。

    直指他这位万民的君父!

    于是乎。

    疏上的那些工楷,一笔一画已经不是文字,而像一把一把锥子,从他的眼中直刺向五脏六腑。

    关键是看到一半,嘉靖帝突然转头,捞向第二本奏疏,同时翻看起来,面色铁青,两眼充血,咬牙突出四个字:“聚众上谏?”

    聚众上谏这种事情,许多臣子都爱干。

    不可否认,有一部分道德官员,确实是以儒家礼数践行,贯彻了自己所学的圣贤之书,但更多的不过是邀名买直。

    通过骂皇帝,骂权臣,积攒自己的政治资本。

    很可能今天骂了皇帝与权臣,哪怕挨了板子,贬了官,待得来日朝堂风云变幻,就会被重新启用,且升官的速度远比原来的快。

    海玥显然不是这种。

    那就是前一类完完全全的忠直之臣?

    不!

    似乎也不对……

    “朕竟然看走了眼!”

    嘉靖帝拿着奏疏的手止不住地颤抖起来:“本以为你海玥是性情中人,心地光明且重情义,嫉恶如仇且不会权变,没想到竟是个孽障,这是查案查到朕的身上,跟朕斗法来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