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到底谁才是靠山和依仗(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韩府。

    韩纲端着茶,来到书房外,看着里面依旧在燃着的烛火,小心翼翼地道:“爹!”

    苍老的声音传出:“进!”

    韩纲走了进去,就见烛火下,父亲韩亿依旧埋首案牍,神情专注。

    相较于并州之际,韩亿又明显苍老了不少,今年六十一岁的他已是过了花甲之年,在两府宰执里面,也是年龄偏大的一位了。

    即便如此,韩亿入枢密院后,立刻开始着手整顿军务,吸取北伐的教训,准备提拔年轻一辈的将领,纂集要领,进行传授。

    不得不说,由于唐末五代遗留的风气,宋朝开国也八十年了,但武将的文化水平依旧堪忧,文臣可以通晓武事,反过来让武臣看书习文,却是太难了。

    即便如此,韩亿也认为武人必须习文,尤其是守边大臣,必须通晓兵书,懂得军事,才能戒去骄躁之心,知进退,守分寸。

    此举得到了太后与官家的认可,在枢密使陈尧咨的支持下,撰写的《神武秘略》已经初步成稿。

    不过韩纲清楚,父亲除了表面上的大道理,还有一个用意。

    他要避免某些将领在军中,尤其是西北军中一家独大,威震上下。

    因为最令父亲耿耿于怀的年轻官员姓狄,偏偏那个将领也姓狄……

    所以韩亿加紧时间,此时眼睛在烛火下看字已经模糊了,但依旧努力瞪大,自己看着文书的同时,让伺候在边上的书童为他写字,以求早一日完工。

    在这样的情况下,见得大儿子夜间来到书房,韩亿是有些不耐的:“何事?”

    “爹,请用茶!”

    韩纲先是将茶水奉上,又低声道:“十九叔入府,欲拜见爹爹,说有急务禀告,孩儿已经将他安排在偏厅了。”

    韩亿并未接茶,稀疏的眉毛皱了皱:“他来作甚?机宜司有何急务?”

    这排行十九的正是韩忠选,作为进士出身,真宗朝名相王旦的女婿,韩亿是秉持着书香门第的传家作风,对于一群儿子的要求,都是科举入仕,习武可以,但文要作为立身的根本。

    在这样的情况下,族弟韩忠选居然成了机宜司的提举,韩亿是很不愿意的,甚至觉得有辱门楣。

    但天子与太后斗法,朝堂之上许多官职调派都有用意,当时韩亿没有推拒入两府,韩忠选入机宜司,也就由不得他作主了。

    此时同理,同为一族之人,真要出了事,一损俱损,根本说不清楚,韩忠选既然找上门来,韩亿就不可能将其拒之门外,起身道:“走吧!”

    “大兄!”

    偏厅之中,韩忠选喝着已经凉了的茶,脸色不太好看,听到慢吞吞的脚步声传来时,精神一振,起身迎上,招呼的语气不像是族兄弟见面,更似是下属面见上官:“万不该深夜打扰,然此事实在要紧,不得不来!”

    韩亿胳膊轻轻摆了摆,挣脱这位搀扶的手掌,缓缓坐下:“说吧!”

    韩忠选讪讪地松开手,退后一步,低声道:“大兄,昨日狄大府去了机宜司,拿住了小弟的错处……”

    “嗯?”

    韩亿的神色立刻警惕起来,旋即又自顾自地点了点头:“果然不出老夫所料,此人不愿意放弃机宜司,你快快说下去!”

    这个语气就完全不同了,韩忠选松了口气,将宝神奴死于狱中的情况说了出来。

    韩亿表情严肃:“这個契丹贼子当年意欲谋害李太妃,此罪早就该问斩,一直留着是为了什么?”

    韩忠选道:“为的是辽人的情报吧?机宜司内确实记录了不少次审问,这个契丹人交代出了不少情报……”

    韩亿道:“那狄进所为就是对的,相反这个宝神奴死于狱中,你却只将他视作一个普通囚徒,便是大错特错!”

    韩忠选苦笑,赶忙认错:“是!小弟知道错了!可现在狄大府拿住了这点不放……”

    “你以为一句知错就能掩盖过去么?”

    韩亿按了按眉头,年迈后精力不济,让他已经无力迂回,直截了当地道:“狄进野心勃勃,事君不恭,心怀悖逆,来日是欲行伊霍之事的,机宜司专探谍报,正是其囊中之物,岂容旁人染指?”

    “啊?伊……伊霍?”

    韩忠选身体一僵,声音都颤抖了。

    伊霍是伊尹和霍光,伊尹是商初贤相,因即位为王的商汤嫡孙太甲昏庸暴虐,便把他放逐到桐宫三年,待其悔改后,才又迎回;霍光则更熟悉了,作为汉武帝任命的辅政大臣,亦曾废立天子,转立刘病己为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