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司灵”身份的真相(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sp;  “但如果真的是,那就可怕了,他是狄家子弟啊,还深得这位狄老太爷的疼爱!”

    狄元昌对于狄尊礼的喜爱,从当年就能看出来。

    不然派出的三个同族子弟里,不会有最小的狄尊礼,还明明知晓其有一个贪婪好赌的父亲,依旧愿意给这孩子机会,是比起另外两位同辈兄弟更大的看重……

    偏偏此时狄进追本溯源,甚至问起了最开始的细节:“天圣三年冬至祭祖,族中各房聚于祖宅的,只有零零散散的三十多位,四房那时回来了么?”

    狄元昌当时就是主持祭礼,再加上对家族上心,这件事是记得很清楚的:“四房那年在代州,虽同处河东,但往来终究不便,冬至祭便未归……”

    狄进道:“何时回来的?”

    狄元昌顿了顿,回答道:“天圣五年。”

    这就是回来享福了,不过只要此前不过分疏远,有所来往接济,又不是那种出了五福的远亲,这样的族亲狄元昌还是愿意接纳的。

    狄进也没有就此多问,接着道:“大伯见到小十七时,是什么时候?”

    狄元昌这回想了好一会,才缓缓地道:“也是那一年,老夫记得,应是年末了。”

    狄进问:“那时小十七还不足十四岁吧,婴孩时期不算,他少年时在代州,大伯可曾见过?”

    “没有见过……”

    狄元昌先是下意识回答,然后品了品其中的意味,面色剧变:“六哥儿,你这话是何意啊?”

    狄进道:“大伯顾虑得没错,我也是那个想法,眼前这一位,真的是我这一辈排行十七的子弟,狄尊礼么?”

    别说他了,其他聆听之人也变了色,齐齐看向狄尊礼。

    难道说……

    这个人从一开始就不是狄尊礼,而是旁人假冒的?

    但这么做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

    狄尊礼在狄家只是毫不起眼的小辈,哪怕能讨得长辈欢喜,但想要主事,也非得再过个十年,甚至二三十年不可!

    当初天圣五年回到族中的时候,狄进都还没有在朝堂中青云直上,至于这么早地埋下这枚棋子么?

    “这……这不可能……没道理啊……”

    狄元昌连连摇头,难以接受,狄进则看向郭承寿:“无邪,当年的晋阳书院监院郝庆玉遇害案,伱肯定记忆犹新吧!”

    郭承寿凝声道:“当然记得,仕林你说过,郝庆玉之死的背后,还有蹊跷!”

    “确有蹊跷,这也是我请贤伉俪来此的原因!”

    狄进转向杨文才:“辉博,你后来是何时追查的?”

    杨文才隐隐意识到什么,缓缓答道:“我是天圣五年追查的!”

    天圣五年科举,杨文才也参加了,只是相比起狄进寄应开封府,从第一场就开始在汴京考,他是先在并州应解试,然后再去京师参加省试,这个过程中当然没心思查案,而是科举落榜后,回到并州才继续追查。

    “你对此案尽了心力,但最终没能发现蛛丝马迹……”

    狄进道:“我相信你的能力,本以为此案并无隐情,直到不久前无邪告诉我一件事,你当年是用我的名义继续查案,现在你可明白,为什么会一无所获了?”

    杨文才身躯微震,吞咽了一下口水,赶忙道:“相公,这是被逼无奈,书院同窗担心我暗中调查,是准备推翻旧案,对你不利,追问之后,我才不得不告知!”

    狄进看了他一眼,淡然道:“这确实是一个原因,但同样的,你还有一个考虑!你为我查案,首先就要排除狄家的嫌疑,所以你告知书院的学子,也即案件的相关人员,是以我的名义前来追查,试问这么一说,如果嫌疑与狄家有关,他们还会交代线索么?”

    杨文才冷汗涔涔,再也不敢回话。

    这件事说白了,其实很符合他的性情。

    书院之案,明明涉及到“组织”隐藏在郭承寿身边的人手葛老,最终却不了了之,有两种可能。

    要么,杨文才的能力不足,无法追查到真相。

    要么,杨文才也是参与者,和贼人有所牵连!

    但事实上……

    还有第三种可能。

    杨文才有私心。

    他愿意调查,本来就是为了巴结狄进这位前途无量的三元魁首,那么最不会做的事情,或者说刻意回避的是什么?

    调查狄家人!

    哪有讨好巴结一个前途无量的官员,结果把对方的族人揪出来的道理?

    不过杨文才为人精明,手段巧妙,以他的能耐,如果要悄无声息地调查,不是没有办法做到,却偏偏故意引起晋阳书院的注意,在别人追问下,承认自己是受狄进的托付,调查后续。

    如此一来,案件的证人,那些以他这位三元魁首为自豪的书院同窗们,无论是出于好意,还是有所顾虑,都不会提供有关狄氏的线索了。

    这个杨家嗣子从小受人排挤,利字当头,当年也谈不上忠诚可言,但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份私心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书院案件背后的神秘势力‘组织’,因为一个原因,早早就瞄上了我并州狄氏……”

    “你调查之时,他们恐怕也很紧张,后来的西夏谍探绑架危机,就是隐蔽自身的应急策略,但最终却没有查到他们身上!”

    “当无惊无险地摆脱了一次危机,并剖析了其中的利害关系后,他们突然发现了一个可以利用的查案盲点!”

    “随着我的名声越发响亮,普天之下,相对最安全的,就是狄氏之人!”

    “不在于我自己想不想包庇,人心都有偏私,哪怕我不想包庇族人,也会有人为我遮掩,便似书院同窗的好意!”

    “于是乎,那一年,四房的狄尊礼,从代州回来了!”

    狄进看向沉默下去的“狄尊礼”:“阁下身为‘组织’的‘都君’,真正的‘司灵’,下一任‘司命’继承者,却成了我族中的一个小辈,确实精妙绝伦,甚至不惜布置上二十年时光,也要将根扎下来!”

    “这也是‘司命’王从善,被我抓捕后依旧信心百倍的缘由,因为真正准备成为第五代‘司命’的人,身份姓狄,将来让‘组织’卷土重来,依仗的权贵之势……”

    “就是我自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