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9 人工智能VS传统(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房间里恢复安静。服务器风扇依旧低鸣,主屏左上角的时间显示下午两点四十一分。

    “他们根本不懂什么叫实时响应。”张远低声说。

    “但他们有学术话语权。”李阳调出系统记录面板,开始整理本次交互的日志,“这场对决不只是预测比赛,是方**的认可战。”

    陈帆没说话。他重新打开沪铝的详细分析页,放大最近二十四小时的资金流向热力图。一条明显的主力介入曲线从周二晚间开始抬升,集中在三家营业部席位,且成交分布避开大宗交易时段,呈现典型的渐进吸筹特征。

    “把这轮数据打上标签。”他对李阳说,“‘政策预期前置资金’,加入训练集。”

    李阳新建分类目录,命名存档。张远则在旁边打开回测工具,输入过去一年所有有色金属品种在类似基本面组合下的表现。结果显示,在库存下行+基差收敛+板块联动三项同时满足的情况下,后续一周上涨概率为84.6%,中位涨幅7.3%。

    “我们的判断不是孤例。”张远说。

    三天后,周五下午三点。

    主屏中央弹出结算数据框:

    【沪铝主力合约周涨幅:11.2%】

    【周初预测方向对比】

    陈帆团队:上涨(87%概率) → 正确

    经济系模型:下跌(52%倾向) → 错误

    侧屏同步生成对比图表。一根绿色柱状图高高耸起,另一根微微向下倾斜。旁边附着系统推演路径与实际K线的重叠图,两条线在周三后基本重合。

    就在此时,实验室门再次被推开。

    教授独自一人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张A4纸。他站在屏幕前看了一会儿,把纸放在操作台上。

    那是他们团队的原始预测文档。他在结论段划了一道红线,旁边手写一行字:“参数失效,需重构输入维度。”

    “你们是怎么发现政策信号的?”他问。

    “发改委官网公告发布时间。”陈帆调出信息提取模块,“每周二上午十点前后,系统自动抓取关键词。上周出现‘新能源基建提速’,结合电网投资数据上调,判定为利好上游金属。”

    “可这种消息通常滞后反映在价格里。”

    “所以我们提前监控相关企业的用电量异常。”李阳补充,“电解铝厂用电数据上周环比上升9.4%,说明生产意愿增强。这不是公开信息,是我们通过地方电力平台接口拿到的。”

    教授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

    “下周。”他说,“我带学生过来,听你们讲一次数据源处理流程。”

    说完,他转身离开。

    房间里没人说话。张远慢慢靠向椅背,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键盘边缘。李阳开始打包本次对决的所有中间数据,准备导入系统迭代训练库。

    陈帆仍坐在主位,目光落在主屏尚未关闭的对比图上。绿色柱体边缘清晰,数值稳定。他知道,这一胜不只是算法的胜利,更是观察尺度的胜利——别人看季度报表,他们看数据诞生的瞬间。

    “把这次对话记录归档。”他对李阳说,“分类名称叫‘外部验证_学术挑战’。”

    李阳点击确认,文件夹图标沉入数据库深处。系统右下角弹出提示:

    【新数据包已入库】

    训练任务队列自动追加一项待处理任务

    此时,主屏下方的商品监控列表仍在滚动。一条新的异动警报悄然亮起:

    【沪铜持仓结构突变】

    多头集中度单日上升12.3%

    触发条件:跨品种联动监测阈值

    张远的目光被吸引过去。他伸手移动鼠标,准备展开详情页。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