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泡沫前夕的暗流(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李航看着算法框架空白区,“要做预测模型,得补波动率计算逻辑,还得加外部因子权重。”

    “先建骨架。”陈帆转向三人,“不做实盘,但模型必须跑起来。从今天起,纳斯达克列为核心观测对象。”

    张磊仍犹豫,“监管、汇率、结算通道全没准备,纯技术推演意义不大。”

    “意义在预警。”陈帆打断,“如果国内一级市场跟着美股崩,我们连反应时间都没有。现在建模,是抢时间。”

    周婷已在新建数据采集任务,“我重新配置爬虫节点,优先抓取SEC披露文件和美联储利率声明。”

    “你负责数据层。”陈帆点头,“李航搭波动率算法,用GARCH模型起步,先做日频测算。”

    “张磊,”陈帆看向他,“你去协调三家信息源,我要看到明日开盘前的亚太交易情绪报告。”

    张磊张了张嘴,最终点头。

    四人迅速分工。李航打开编程界面,开始重构代码结构;周婷连接境外代理节点,测试数据抓取稳定性;张磊拨通电话,联系合作方索取权限。

    陈帆独自留在主控台前,调出风险阈值设定模块。他输入一组初始参数,又反复修改三次,才确认提交。

    屏幕上,新的监控任务开始运行。纳斯达克指数下方,新增一行小字提示:“一级观测对象——通信赛道联动风险追踪中”。

    空调忽然停顿一秒,随即重启。指示灯阵列微微闪烁,服务器风扇转速提升。

    周婷忽然抬头,“数据流异常。”

    陈帆立刻切换界面。一条来自美东时间早盘的交易记录被系统捕获——某通信设备公司单日融资三千万美元,投资方背景模糊。

    “没有公开披露。”她快速检索,“但资金流向与我们标记的五家国内关联企业吻合。”

    陈帆调出地图视图,将融资事件与国内城市标注叠加。七个红点连成一线,贯穿长三角与珠三角。

    “不是个案。”他说,“是链条。”

    李航停下敲击键盘的手,“如果这个节奏持续,三个月内,国内通信赛道估值会翻倍。”

    “然后呢?”张磊问。

    “然后跟着美股一起断崖。”陈帆目光未移,“我们得知道,第一块倒下的多米诺在哪里。”

    周婷继续深挖,“要不要反向追踪资金源头?看有没有共同LP。”

    “暂时不动。”陈帆摇头,“我们现在是观察者,不是调查者。动作太大,容易暴露位置。”

    “可系统已经越界了。”李航指着屏幕,“它主动调取了未授权数据源,这不是常规行为。”

    “是因为指令链没断。”陈帆回想关机前的最后一刻,“我们把它带出来了,它就知道任务没结束。”

    张磊冷笑一声,“所以它以为自己还能干活?”

    “它是在提醒我们。”陈帆声音低下来,“它知道危险来了。”

    房间陷入短暂沉默。只有键盘敲击声和风扇运转声交错。

    周婷忽然站起身,“我刚收到一条更新——美联储官员讲话稿提前泄露,提到‘警惕资产价格脱实向虚’。”

    陈帆猛地抬头。

    “发布时间是十五分钟前。”她盯着屏幕,“讲话将在两小时后正式发布。”

    陈帆立即调出舆情分析模块,输入关键词。系统迅速聚合相关信息,生成情绪热力图。

    红色的区域集中在硅谷与华尔街。

    “市场在等这句话。”他说,“现在他们听到了。”

    他转向主界面,将纳斯达克监控等级从“二级”上调至“一级”。确认键按下瞬间,整个系统响应速度提升,数据刷新频率翻倍。

    “从这一刻起,”他对着三人说,“我们不再只是重建系统。”

    他顿了顿。

    “我们在盯一场火。”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