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父王,儿臣有一计!(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不下,必然会采纳绕道击虚之策,转攻东昌。而南军主帅盛庸也必然会料到这点,在东昌府设下埋伏,以逸待劳。
“盛庸此人深谙兵法,必会效仿宋时破金铁骑之法,于东昌府附近开阔之地布下战车叠阵。”
“以坚车为壁,阻挡我铁骑;内藏火铳神弩,远距离杀伤,此阵乃我燕军骑兵的天敌!”
看到此处,张玉的瞳孔猛地一缩!
战车阵这种古老战阵,对付骑兵确有奇效,但布置繁琐,对地形要求极高,早已被兵家弃用。
盛庸真会用吗?高阳王殿下又是如何得知的?
他压下心中的震惊,继续往下读。
接下来,信中详细剖析了战车阵的几大致命弱点:机动力差、惧怕火攻、后勤补给线漫长而脆弱。
最后,信的末尾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破敌之策:“围魏救赵,中心开花!王父不必率主力强攻其阵,徒增伤亡。”
“可遣一军袭扰,佯作主攻,拖住其主力;另择一员猛将,率三千精骑,携带硫磺火油,绕至敌后,焚烧其粮草大营!”
“粮草乃三军命脉,后营起火,盛庸军心必乱,其车阵不攻自破。”
“届时,我军主力正面突击,必能一战定乾坤!”
信的最后,还用朱砂标注出东昌府附近最适合布下车阵,也最适合奇兵绕后的几处地形。
精准、狠辣、大胆,张玉看完,只觉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
这已不只是一份方略,简直就像是一个,亲眼目睹未来战场的人,写下的战争报告。
“王爷……”张玉声音发颤。
“高阳王殿下如何能推演出这些?”
这实在匪夷所思。
朱棣并未作答,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地图前,目光在济南和东昌之间来回移动,大脑飞速运转。
绕过济南,攻打东昌,这正是他和帐下谋士,刚刚商议出的下一步计划,此计划尚未传出帅帐,高煦是如何知晓的?
还有盛庸的车阵、焚烧粮草的计策……
朱棣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他忆起高煦之前的种种变化,从一个莽撞的儿子,到懂得收买人心的亲王。
再到如今能写出,如此惊世骇俗方略的战略家,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难道,自己的儿子高煦真乃天命所归,有神人相助?
这个念头一旦生出,便难以遏制。
“王爷,此事太过玄奇,我们真要按殿下的方略行事吗?”张玉打破了沉寂。
朱棣的目光从地图上收回,变得深邃而坚定。
他不知高煦是如何知晓这一切的,但他明白,这份方略在兵法上无懈可击。
“虚虚实实,兵之诡道。”朱棣缓缓开口,声音恢复了往日的沉稳与霸气。
“本王也不知盛庸是否真会用什么车阵,但既然高煦给出了应对之法,我们为何不提前准备?”
他猛地一拳砸在桌案上:“传我将令!三日后,大军拔营,绕过济南,兵进东昌!”
“另命丘福率三千精骑,携带足够火油,作为奇兵,随时待命!”
“告诉将士们,本王要用一场大胜,向天下人宣告谁才是这天下的主人!”
张玉看着重新燃起万丈豪情的朱棣,心中热血沸腾。
不管高阳王殿下是如何知晓的,有了这份方略,燕军此战的胜算大增。
他单膝跪地,声如洪钟:“末将,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