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6章 四首诗引发轰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郑盼儿手中的笔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便恢复如常。

    她心中暗道:这等诗作,怎会是区区一个童生所作出的?若真如此,那李家岂不是藏龙卧虎?

    她不动声色地提笔书写,笔下却非闺阁女子常见的簪花小楷,反而透出一股飘逸大气之感。

    “第二首,《夏池》。”李牧承又道。

    随着他一字一句念出,郑盼儿心中的震惊愈发强烈,却愈发沉稳地将字迹落在纸上。

    负责誊写的人接过郑盼儿写好的两首诗,眼中顿时迸发出异样的光彩,誊抄的速度都不自觉地加快了几分。

    李牧承见状,又将《山居秋暝》和《冬日聚四季酒楼》两首诗低声告诉了郑盼儿。

    郑盼儿写完最后一个字,终于忍不住抬头看了李牧承一眼,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这四首诗,无一不是上乘之作,若真是他大伯所作,那必是个不世出的才子。

    可她转念一想,可这样的人又怎会做出卖侄女供自己读书的事来?

    她的思绪被周围突然爆发的惊叹声打断。

    四首诗被单独用一张大纸写好,贴在了屏风上的正中间位置,立刻引来众人围观。

    “这'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写得多么生动!”一位中年文士指着《夏池》赞叹道,“小荷尖角上的蜻蜓,仿佛就在眼前一般!”

    “我从未想过咱们镇子边上那小小的泗水河畔,竟然也有这么美的景象!”一位富商拍着大腿道,“待明年春日,定要带着妻女去泗水边逛上一逛!”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好诗!好诗啊!”又一人击掌称赏,“这首《春日》当真是上上佳作!”

    人群中,一位白须老者捋着胡须,目光灼灼地盯着《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短短二十字,却将山中秋夜的清幽意境描绘得淋漓尽致,真乃神来之笔!”

    “要我说这《夏池》才是真上等,”一位身着锦衣的年轻人插话道,“阅览后只觉此刻的自己宛如置身于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之中。这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整首诗里没有一个夏字,全都在描写小池,却满溢了夏的气息。”

    最后,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冬日聚四季酒楼》上。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一位老儒缓缓念道,“好一个'能饮一杯无',既是邀约,又带着几分惬意与期待。此诗不仅契合冬日,更是与咱们酒楼的名字相得益彰!”

    李牧承站在人群外围,听着这些评论,不禁暗自好笑。

    他没想到,这群人自己写诗不咋地,对着别人的诗评论起来倒是头头是道,听着还真挺像个老学究。

    “山居秋暝更好,要知道我们整个镇子附近的村民可都是依山而居的。”

    “这首诗写出了山村的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