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竹林小溪遇色飘(一)(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林风背着半旧的帆布背包,鞋尖沾着黄泥,站在竹海边缘时,已是日暮时分。连绵的竹浪从山脚一直铺到天际,墨绿的竹影在暮色里渐次模糊,唯有风穿过竹节的声音,像无数支细笛在耳边轻吟。他抬手抹了把额角的汗,望着前方被雾气缠绕的小径,想起出发前老樵夫说的话:“过了鹰嘴崖,顺着溪声走,那片竹海深处,藏着连太阳都晒不透的地方。”这次进山,林风是为了寻找失传多年的《竹谱》。三年前,他在祖父的旧箱底翻出半卷残本,泛黄的绢帛上除了几笔竹枝的勾勒,只留下 “溪生色,飘若魂” 六个篆字。古籍研究员告诉他,这或许是南宋画竹名家文与可的真迹片段,而完整的《竹谱》很可能藏在与文氏有渊源的江南竹海之中。为了这一刻,他辞掉了城里的工作,带着仅有的积蓄,辗转来到这片名为 “青溪竹海” 的秘境。
沿着小径往里走,雾气越来越浓,脚下的路也渐渐被青苔覆盖。偶尔有竹叶上的露水滴落,砸在颈间,带来一阵凉意。林风打开手电筒,光柱在竹林间穿梭,照亮了满地的枯竹与腐叶,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泥土气息和竹子特有的清香。不知走了多久,前方突然传来潺潺的水声,他心中一喜,加快脚步穿过一片茂密的箭竹,眼前豁然开朗 ——
一条清澈的小溪横在眼前,溪水从竹海里蜿蜒而来,水面泛着细碎的银光。溪岸边的鹅卵石被水流冲刷得光滑圆润,几株不知名的野花斜倚在石旁,花瓣上还沾着水珠。林风蹲下身,掬起一捧溪水,冰凉的触感瞬间驱散了旅途的疲惫。他正准备拿出水壶接水,却忽然瞥见溪水中央,飘着一抹异样的色彩。
那是一团淡紫色的雾气,不像山间的晨雾那般稀薄,反而像有生命般,在水面上缓缓浮动。它顺着溪流的方向飘了几步,又忽然调转方向,朝着林风的方向飘来。林风心中一动,想起祖父残本上的 “溪生色,飘若魂”,难道这就是古籍中记载的 “色飘”?
他屏住呼吸,看着那团紫色雾气越来越近,渐渐在溪岸边凝聚成模糊的人形。雾气散去一些,露出一个身着淡紫衣裙的女子身影,她的长发如瀑布般垂落,面容被一层薄纱笼罩,只能看到一双清澈如溪泉的眼眸。女子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目光落在林风手中的残本上。
“你是谁?” 林风轻声问道,声音在竹林间回荡。
女子没有回答,只是缓缓抬起手,指尖划过水面,溪水顿时泛起涟漪,水面上浮现出一幅幅画面:一片茂密的竹海,一位身着青衫的男子正在竹下作画,他身旁的石桌上,摊开着一卷完整的《竹谱》;后来,战火纷飞,青衫男子将《竹谱》藏进了竹海深处的山洞,自己却倒在了乱兵的刀下;再后来,岁月流转,竹海几经变迁,那处山洞渐渐被竹林掩盖,再也无人知晓。
画面渐渐消散,女子的目光重新落在林风身上,她轻声说道:“千年了,终于有人能看懂残本中的秘密。《竹谱》就在竹海深处的‘藏画洞’里,但要找到它,需过三关。”
林风心中一震,原来这女子竟是守护《竹谱》的灵体,而 “色飘” 便是她的存在形态。他握紧手中的残本,坚定地说:“无论多难,我都要找到《竹谱》,完成祖父的遗愿,也让这份文化瑰宝重见天日。”
女子微微点头,转身朝着竹海深处飘去,“跟我来,第一关,便是‘竹音迷阵’。”
林风连忙跟上,只见女子的身影在竹林间轻盈穿梭,淡紫色的衣裙划过竹枝,留下一串细碎的光影。他紧随其后,穿过一片又一片竹林,耳边的竹风声渐渐变得怪异起来。起初只是普通的风声,后来竟渐渐变成了人的低语,时而像是女子的哭泣,时而像是男子的叹息,还有孩童的笑声夹杂其中。
“这是竹音迷阵,” 女子的声音从前方传来,“阵中声音皆是幻象,若被迷惑,便会永远困在阵中。守住心神,方能前行。”
林风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努力忽略耳边的幻象,只凭着对女子身影的感知和脚下的溪流声辨别方向。不知过了多久,当他再次睁开眼睛时,耳边的怪异声音消失了,眼前的竹林也变得稀疏起来,前方出现了一片开阔的空地,空地上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碑上刻着 “墨竹坪” 三个大字。
女子停在石碑前,转身对林风说:“第一关已过,第二关,便是‘墨竹辨形’。石碑后方有一百株竹画,其中只有一株是文与可真迹的复刻,找到它,方能开启通往藏画洞的路。”
林风走到石碑后方,果然看到地上整齐地摆放着一百幅竹画,每一幅都画着不同形态的竹子,有的挺拔如松,有的弯曲如弓,有的竹叶茂密,有的则只留几枝竹杆。这些画作技法精湛,若非专业人士,根本难以分辨真伪。林风自幼跟随祖父学画,对文与可的 “胸有成竹” 技法颇有研究,他蹲下身,仔细观察每一幅画作的笔触与墨色。
文与可画竹,注重 “以形写神”,墨色浓淡相间,笔触流畅自然,尤其是竹叶的排布,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暗含章法,每一片叶子都仿佛有生命般,朝着阳光的方向舒展。林风一幅幅地看过去,大多数画作虽然形似,但笔触略显僵硬,墨色也过于均匀,缺少了那份灵动。直到看到第七十三幅画时,他眼前一亮 —— 这幅画中的竹子,竹杆挺拔,竹叶疏密有致,墨色从浓到淡过渡自然,尤其是竹节处的留白,恰到好处,正是文与可特有的技法。
“就是这幅!” 林风指着画作说道。
女子走上前,仔细看了看,眼中露出赞许的目光,“你果然有识画之才。第三关,便是‘心诚石开’。藏画洞的入口被一块巨石堵住,唯有心怀诚意,方能让巨石开启。”
她带着林风来到墨竹坪后方的一处山崖下,山崖下果然有一块一人多高的巨石,巨石表面光滑,没有任何缝隙。林风走到巨石前,双手抚在石面上,心中默念:“祖父一生致力于寻找《竹谱》,如今我离它只有一步之遥,愿以诚心,换得文化瑰宝重见天日,让更多人领略竹画的魅力。”
就在他默念完毕的瞬间,巨石忽然微微震动起来,表面渐渐出现一道裂缝,裂缝越来越大,最终形成一个可供一人通过的洞口。洞口内传来微弱的光芒,女子轻声说:“进去吧,《竹谱》就在里面。”
林风深吸一口气,走进洞口。洞内并不黑暗,墙壁上镶嵌着许多夜明珠,照亮了整个山洞。山洞深处,放着一个古朴的木盒,木盒上刻着精美的竹纹。林风走上前,小心翼翼地打开木盒,里面果然放着一卷完整的《竹谱》。绢帛虽然有些泛黄,但上面的竹画依然清晰可见,从竹苗到成竹,从竹叶到竹节,每一幅都栩栩如生,旁边还有详细的技法注解。
他轻轻抚摸着《竹谱》,心中百感交集,祖父的遗愿终于实现了。就在这时,洞口传来女子的声音:“《竹谱》虽已找到,但它的使命并非被珍藏,而是被传承。若你只将它据为己有,它终会再次消失;唯有将它公之于世,让更多人学习竹画技法,才能让它真正永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