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我跑路你信不信(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面对汹涌的谣言,宁婕起初并未立刻察觉。

    直到翠竹气呼呼地转述了宫中一些不堪入耳的议论,宁婕才意识到南诏王又出了新招。

    她先是愤怒,随即感到一阵寒意——这谣言太毒了,

    直接攻击她的贞洁和皇帝合作的基础。

    她无法主动去找皇帝辩解,那只会越描越黑,只能更加谨言慎行,约束翠竹。

    一切如常,希望清者自清,同时,她心底也有一丝不确定:皇帝,会信吗

    谣言如同瘟疫般在后宫蔓延,自然也传到了君泽耳中。

    理智告诉他,这是南诏王拙劣的离间计,漏洞百出。

    以他对宫禁的控制力和对宁婕活动范围的了解,那种所谓的“私会”根本不可能发生。

    然而,理智是一回事,心情又是另一回事。

    每当想到那些绘声绘色的描述,什么才华横溢的宗室子弟,什么“借讲解经史暗通款曲”,君泽就觉得胸口堵着一股无名火,烧得他烦躁不已。

    他发现自己非常不喜欢宁婕和其他男人这两个词被放在一起,哪怕只是虚构的。

    这种情绪对他而言陌生而恼人。

    他习惯于掌控一切,包括自己的情绪,但现在却被这种毫无根据的谣言影响了心绪。

    于是,这种不爽便以一种极其别扭的方式体现了出来。

    下一封送给宁婕的课后作业里,除了常规的地方政务难题,君泽鬼使神差地加了一句看似随意的问询::“朕最近看前朝笔记,里面提到有宗室子弟和宫女偷偷传递诗文。爱妃觉得,宫规在这方面该怎么防范才周全?”

    宁婕收到这问题时,正为某个水利工程的预算问题头疼,看到这附加题,想都没想,直接提笔回道:“陛下,宫规本来就很严格,内外分明是最重要的。加强出入口的检查,规范物品传递的流程,明确各人的职责实行连带问责,应该就能有效杜绝。

    “至于传递诗文嘛……罪妾觉得,那都是吃饱了没事干才有的闲情。要是让宫里的人都忙起来,各有各的事做,自然就没心思想这些了。”

    她的回答完全是从管理角度出发,务实得近乎刻板,甚至带着点“只要卷不死,就往死里卷”的现代职场思维,丝毫没觉察到皇帝问题背后的试探意味。

    君泽看到回信,尤其是最后那句“饱食终日方有闲情逸致”,愣了片刻,随即有些哭笑不得。这女人……到底是真迟钝,还是故意装傻?

    他想象中的慌乱、辩解一概没有,反而得到了一套加强内部管理的方案!

    这反应让他胸中的闷气消散了些许,但另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又上来了。

    她是不是对“男女之事”根本就没开窍?

    过了两日,君泽处理政务至傍晚,心烦意乱,竟信步走到了冷宫附近。

    他也没让人通报,径直走了进去。

    彼时宁婕刚忙完农活,正毫无形象地坐在门槛上。

    一边啃着脆生生的黄瓜,一边对翠竹比划着明天要怎么给豆角搭架子,脸上还沾着点泥灰。

    突然看到皇帝驾临,宁婕和翠竹都吓了一跳,慌忙起身行礼。

    君泽的目光扫过她手里的黄瓜、沾泥的脸,还有旁边那堆农具,再想想谣言里那个跟人诗词唱和偷偷约会的形象,只觉得太荒谬了。

    他心里一松,嘴上却冷冷地说:“宁贵嫔倒是挺悠闲。”

    宁婕摸不准他这话是褒是贬,只好老实回答:“回陛下,刚忙完,歇息一下。”

    君泽在院子里踱了两步,无意地瞥了一眼宁婕的屋子陈设简单,堆满书籍和农具,又看了看菜地,忽然问道:“近日可有人给你送过……书籍诗文之外的东西?”

    宁婕一脸茫然:“啊?除了陛下您赏赐的书籍和太后娘娘偶尔赏的点心,没有旁人了啊?”

    她完全没把这话和谣言联系起来,只觉得皇帝今天问的问题有点奇怪。

    看着她那纯粹疑惑,不带一丝心虚的眼神,君泽彻底没了脾气。

    他发现自己这番别扭的试探,就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皇帝因谣言心生不悦,但见宁婕反应坦荡迟钝,疑虑稍减,好感度经历微妙波动后,+1,当前好感度:67/100。】

    他最终什么也没说,转身离开了冷宫。

    留下宁婕和翠竹面面相觑,都觉得陛下今日似乎……心情不太好?

    而且来得莫名其妙。

    宁婕挠挠头,继续啃她的黄瓜。

    心想:当皇帝果然压力大,脾气都阴晴不定的。还是种地简单。

    宁婕听完翠竹带着哭腔的叙述,第一反应不是害怕,而是气得差点笑出来。

    “跟宗室子弟私通?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