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暗纹(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油灯熄灭后的黑暗如同有生命的潮水,瞬间淹没了狭小的房间。唯有窗外透进的微弱星光,在床前地面那块不起眼的碎石上,投下一小片模糊的轮廓。李恒维持着正要躺下的姿势,身体微微僵硬,所有的睡意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他的目光死死锁住那块碎石,心脏在胸腔里沉稳而有力地撞击着,每一次搏动都清晰可闻。白日里赵干那倨傲的神情、讥讽的话语,与卷宗上那些语焉不详的记录、古籍插图中模糊诡异的纹样,此刻在这片黑暗中交织、碰撞。
他没有立刻动作,而是屏息凝神,侧耳倾听。窗外只有夜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以及远处不知名虫豸的微弱鸣叫。书院夜晚的宁静,此刻却显得格外深沉,仿佛隐藏着无数秘密。
确认周遭并无异样后,他才极其缓慢地俯下身,伸出两根手指,小心翼翼地将那块碎石拈了起来。碎石入手冰凉,表面粗糙,与寻常石子无异。他将其凑到窗前,借着那一点可怜的星光,翻转过来,凝视着底部那一片焦黑的痕迹。
那绝非自然形成的灼烧。痕迹边缘勾勒出的纹路,扭曲、繁复,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古老和邪异,仿佛某种活物垂死前的痉挛,又被强行固化下来。即使只是粗略的描摹,其神韵也与他记忆中那些出自不同典籍、不同卷宗的残破纹饰,隐隐重合。
一种冰冷的寒意顺着脊椎悄然爬升。
赵干……这块石头是他无意中带来的?还是……有意留下?他与此事,与那些“意外”陨落的天才,又有何关联?
李恒的眼神在黑暗中闪烁不定。他知道,自己可能无意中触碰到了某个隐藏在平静水面下的巨大漩涡的边缘。贸然声张,无异于自寻死路。他需要更多的信息,需要更谨慎的行动。
他将这块碎石用一块干净的布帕仔细包好,塞入贴身的衣袋深处。那冰冷的触感隔着薄薄的衣衫,如同一个无声的警告,也像是一把通往迷雾深处的钥匙。
这一夜,他睡得极浅,梦中光怪陆离,尽是扭曲的金色巨网和无声坠落的身影。
次日,天光未亮,李恒便已起身。他如同往常一样,前往古树下晨读,神情平静,仿佛昨夜什么都没有发生。只是眼角的余光,总会不经意地扫过地面,扫过每一个路过学子脚下的尘埃。
晨读结束后,他并未直接返回居所,而是转向了书院的藏书阁。这是一座巍峨的七层木石结构建筑,飞檐斗拱,沉淀着岁月的沧桑。阁内光线偏暗,空气中漂浮着陈年纸墨和淡淡樟木的混合气息,一排排高大的书架如同沉默的巨人,矗立在阴影之中。
他的目标很明确,并非那些热门的功法秘籍或术法详解,而是堆放在角落落满灰尘的、关于上古神话、地方志异、乃至一些冷门杂学的区域。他需要验证,需要更系统地了解那种纹路可能代表的意义。
时间在翻动书页的沙沙声中悄然流逝。他埋首于浩如烟海的故纸堆里,寻找着任何可能与那焦黑纹路相关的只言片语或模糊插图。这个过程枯燥而漫长,但他极有耐心,心神沉静,如同一个老练的猎手,在丛林中追寻着猎物的蛛丝马迹。
午后,当他正对着一本描绘边疆蛮族祭祀图腾的残破画册蹙眉时,一个略带关切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李师兄,可是在寻什么偏僻典故?”
李恒抬头,看见林清瑶不知何时站在了旁边的书架间隙中,阳光透过高窗,在她身周勾勒出一圈柔和的光晕。她手中也捧着几卷书,看样子也是来查阅资料的。
“林师妹。”李恒放下手中的画册,揉了揉有些发胀的眉心,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无奈笑容,“随便翻翻,想找些关于上古铭文或部落图腾的记载,增长些见闻。奈何此类记载大多残破不全,或是后人臆测,难辨真伪。”
林清瑶走近几步,目光扫过他面前摊开的画册上那些狰狞诡异的图腾,轻声道:“这类记载确实散乱。不过,我前些时日整理院藏孤本时,似乎在一卷名为《九域异物志》的残篇中,看到过一些类似的、描述‘非金非石,灼痕自生,纹如活物’的奇异之物记载,被归于‘灾异’或‘诡物’之类。只是那卷残篇损坏严重,许多地方字迹都已漫漶不清了。”
《九域异物志》?李恒心中一动,将其记下。他面上不动声色,只是感叹道:“哦?竟有此事。看来这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可惜未能亲见,倒是勾起了几分好奇。”
林清瑶浅浅一笑:“那卷残篇就在甲叁区第七架底层,师兄若有兴趣,可自行查阅。只是需小心些,那书页脆弱得很。”
“多谢师妹指点。”李恒拱手道谢,心中已决定稍后便去寻那卷残篇。
就在这时,藏书阁门口传来一阵略显嘈杂的脚步声,伴随着几声刻意的清咳。只见赵干带着两名跟班,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他目光在略显昏暗的阁内扫视一圈,很快便锁定了李恒和林清瑶所在的位置。
“哟,还真是勤勉啊。”赵干皮笑肉不笑地走近,语气带着惯常的讥诮,“李师弟这是打算博览群书,以后著书立说么?不过,我辈修士,终究还是要靠拳头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