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石油(求用爱发电,五星好评)(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     他的眼神恢复了锐利,但这次不再是复仇的火焰,而是战略家的深邃。

    他转过头,看向张、王二人,语气沉稳而有力:

    “建设同志,为粮同志,你们说的困难,我都明白。基础薄弱是现实,但正因为薄弱,才更需要找到发力的方向,不能坐等。”

    “江都水系发达,这是优势。

    除了种地,渔业就是现成的宝库。

    但现在的渔业,不能只停留在小渔船捕了鱼,提篮小卖,或是晒成鱼干消耗不掉的阶段。”

    他看向王为粮:“为粮同志,你是抓具体经济的。

    县里可以考虑,由县供销社或商业科牵头,先把零散的渔民组织起来,形成几个渔业合作社。

    第一步,不是急着买新船新网,而是先解决‘怎么卖’和‘怎么存’的问题。”

    张建设和王为粮立刻竖起了耳朵,这位省里的大领导说的不是空话,而是直接点到了他们最头疼的问题上。

    陈朝阳继续道:“省工业厅下属有食品加工所,我可以协调他们派技术员下来,帮助你们建立一个小型、符合卫生标准的腌腊、熏制或罐头加工试点。

    哪怕一开始只是个作坊,也能把旺季过剩的鱼获加工成能储存、能运输的商品,附加值就上去了。

    这叫‘立足现有条件,借助上级资源,解决关键瓶颈’。”

    他顿了顿,又抛出一个更具体的想法:

    “还有,我进来时看到县城边上有些芦苇荡。

    芦苇,除了编席子,还是造纸的好原料。

    你们县里打报告,我可以安排省轻工业局的人来考察论证。

    如果条件合适,可以由省厅牵头,联合兄弟地区,在江都布局一个小型、利用本地芦苇资源的造纸车间。

    这不仅能消化本地资源,还能为将来可能的文化教育事业、甚至工业包装提供基础材料。”

    他没有提任何不切实际的“高科技”,而是紧紧围绕江都的“水”和现有自然资源做文章,并且每一步都指明了可以借助的省级力量,路径清晰,责任明确。

    张建设和王为粮听得眼睛发亮。

    陈厅长的话,就像在黑夜里给他们划亮了一根火柴,虽然光亮不大,却清晰地照亮了脚下可能的路。

    这不是空泛的鼓励,而是实实在在、他们跳一跳或许能够得着的方案。

    “陈厅长,您……您这可真是给我们指了明路!”张建设激动地说,“渔业加工、芦苇造纸,这都是我们从来没敢想过的方向!

    有省厅的支持,我们一定拼尽全力去干!”

    王为粮也连连点头:“是啊,厅长,我们马上组织人研究落实,尽快把报告打上去!”

    陈朝阳微微颔首。

    他知道,这些项目比起他脑海中那个关于石油的宏大战略,只是小小的起点。

    但万丈高楼平地起,先让基层动起来,看到希望,培养起工业化最基本的意识和人才,才是当前最紧要的。

    而那个关于“黑色黄金”的秘密,必须在最严密的保护下,由更高层级来推动。

    接着,他的话语带上了一丝意味深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