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出主意(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我没具体算,深山塘毕竟只有两三亩,中间深的地方是不长莲藕的,外面那一大圈,除了留种的,大概挖上来三千多斤,总的不到四千斤。”

    沈纪之心里有了数。

    “深山塘下面那些田都是上等田,价钱不便宜,尤其原本人家也没想卖的,陈家沈家这边倒还好,毕竟得过你们家好处,该多少就卖多少,你们跟林家族亲关系本就不好,看到你要买,恐怕会抬高价钱卖,而且这些田养的好,直接改成塘总是可惜。”

    “再一个,你要将十多亩田改成塘,谁也不知道深山塘的水能不能供得上那么大的荷塘,这事儿,恐怕还得从长计议。”

    知夏知道,庄户人家最是重视田地。

    上等田除了天时地利,还得田主人勤快肯干,才能养的那样好。

    她是一个能听得进建议的人。

    “那怎么办?”

    沈纪之在心底斟酌再三,望着她说,“伯伯是这样想的,我觉得与其你自个儿费老大劲去挖塘种藕,不如将这件事交给村里人去干,谁家想赚钱,谁家自个儿挖塘去种,等藕丰收的时候,你就按你的要求多少钱一斤收就成了,就跟你爹娘收苞谷一样。”

    “你要是觉得可行,我马上就将村里人召集起来说一下这个事儿。”

    知夏听后,眼神都亮起来了。

    “对啊,我之前咋没想到?自己挖塘种藕的话,还得雇人打理,确实麻烦,如果直接收现成的,完全就没有这个顾虑了。”她看向沈纪之,“还是伯伯会想办法。”

    沈纪之哈哈笑着。

    “伯伯也不是一直都会想办法,这不也是看你爹娘收苞谷才受到的启发么?”

    如果跟村里收的话,大家伙也能增加一项收益。

    这样一来,乡亲们都赚到钱了,村里的日子也就越过越好了。

    知夏笑着说,“行,那就按伯伯的来,莲藕只能用深山塘这样的品种,得是粉藕才行,脆藕我是不要的,脆藕做不了藕粉,收价就跟苞谷一样,一文一斤。”

    沈纪之点头。

    “好,我都记着了,回头我就去找村里人讲。”

    ……

    从沈纪之那里回到家,知夏便跟赵玉珍说了这件事。

    “娘,我之前都没想到呢,还是里正伯伯点醒了我。”

    “咱们也是当局者迷,你没想到,你开始同我讲的时候,我也没想到。”赵玉珍从梁氏手里拿过毯子盖在刚在她身上睡着的平安身上,“里正到底是里正,想的自是要全面一些,这样也挺好,大家都有点赚的,咱们也省事。”

    “就是这样想。”知夏伸了个懒腰,“明天又要去镇上了,娘有没有东西要我带的?”

    赵玉珍在她耳边压低声音。

    “给我带点棉布回来,不用太贵的,我做月事带用。”

    村里妇人的月事带都是棉布和草木灰,拆洗完重新装草木灰缝好继续用,用了之后又继续洗,一条用烂了才会换新的。

    她的改良过,用的是棉布和自家做的纸,即便如此,最多也只能忍受用三个月,三个月后,必须得换,不然用着整个人都不舒服,再者,次数多了,不仅上面的印子洗不掉,味道也重,简直让人受不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