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水泵机组(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说起来制造水泵和蒸汽机都是非常简单,但是实际上铸造加工起来,还是颇为复杂。

    这是最考验技术的地方,也是老师傅手艺与现代知识结合的关键。

    为了减少制造的复杂程度,陈晓克采用现代设计软件在虚拟世界中提前完成绝大部分的设计、计算、仿真和优化工作,将1950年代需要靠大量实物试错、耗费巨大人力物力的过程,压缩到一台笔记本电脑中完成。

    首先使用三维建模。

    在电脑上精确绘制出水泵、蒸汽机的每一个零件,并将它们虚拟装配成整机。

    软件可以自动检查出零件在装配中是否会发生碰撞、干涉。

    这避免了在1950年代需要制作多个实物木模和样机才能发现的结构错误,节省了大量时间和材料。

    软件可以直接从三维模型生成精准的二维工程图纸,包括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要求等。

    陈晓克就可以将这些图纸打印出来,虽然不能带回1950年代,但在陈晓克的心里已经建立了一个标准。

    在设计阶段就能通过软件发现结构中薄弱的、应力过大的部位,并在制造前就进行加强优化,避免了产品在实际使用中发生断裂的风险。

    现代软件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流体仿真。

    作用是对水泵的内部流场进行模拟计算。

    这样陈晓克可以在电脑上无限次地修改叶轮的叶片形状、包角、进出口角度以及泵壳的蜗室形状,并立即通过仿真看到流量、扬程和效率的变化。

    这相当于在虚拟世界进行了成千上万次试验。

    在制造出第一个实物之前,他就能准确地预测出最终水泵的流量-扬程曲线、效率曲线和汽蚀余量。

    这使他能直接给出一个最优化的设计,而不是像1950年代那样先凭经验做一个,测出来不行再修改。

    仿真可以直观显示哪里会产生破坏性的气泡,从而在设计阶段就避免这个问题。

    软件结构仿真与有限元分析,对零件的强度、刚度、疲劳寿命进行计算。

    陈晓克还可以用软件精确计算锅炉在不同压力下的应力分布,从而科学地确定锅炉壁需要多厚,开孔处如何加强,而不是仅仅依赖经验公式和盲目加大安全系数,实现了在安全的前提下最经济的设计。

    对蒸汽机的曲轴进行仿真,可以预测其在工作转速下的振动情况,避免因共振导致机器损坏。

    计算轴承的负载和预期寿命,指导选用合适的型号。

    其他的制造困难都一个个被攻克,最后,“我们需要一块压力表。”

    “找工业局问问吧?”

    可是工业局给的回话是没有,让前进厂自己想想办法。

    这话说的让陈晓克听的牙都痒痒的,这真是这9也没有那也没有。

    现代社会几十上百就能随便买的东西,这个时代一个省都买不到。

    可是活人不会被尿憋死,没有压力表,就用液柱压力计。

    这是基于流体静力学原理,利用U型玻璃管中液柱的高度差来测量压力。

    材料上只需要一段透明的玻璃管、橡胶软管、一块刻有高度刻度的木板、水银或水。

    将玻璃管弯成“U”型,固定在标尺板上,一端连接锅炉的蒸汽空间,另一端敞开于大气。

    这种液柱压力计原理简单,绝对准确,它是压力的基本定义,无需校准,其准确性只取决于液柱高度和液体密度的测量,非常可靠。

    不需要精密加工,只需要简单的玻璃工和木工。

    当然它也不是没有缺点,这种液柱压力计笨重、易碎、玻璃管和液柱不便操作,还需要人工读取液面高度。

    这也是它被慢慢淘汰的原因。

    为了防止压力过高,陈晓克还增加了安全阀,一旦压力过高就会自动泄压。

    设计、铸造、车、镗、打磨,前前后后用了一个多月,才把水泵和蒸汽机制造出来。

    如果算上陈晓克在现代忙活的日子,都快三个月了。

    而这时厂里的水井也被深挖好,出水量足够,接上了前进厂自己生产的铸铁管。

    安装上水泵,只需要给蒸汽机点火升压,就要开始做功抽水。

    实际上蒸汽机已经实验过了,水泵也实验过,但是没有组合在一起实验。

    今天总算是都完成了试验。

    站在厂区中央,那台崭新的、还带着铸件毛刺和机油味的蒸汽水泵机组已经安装就位。

    蒸汽机的炉膛里煤火正旺,发出轻微的呼呼声,粗壮的铸铁飞轮静静地等待着第一次转动。

    连接着深井的水泵进出口管道也已对接完毕,就等一声令下。

    陈晓克正蹲在蒸汽机旁,最后一次检查着那个临时搭建却至关重要的U型管水银压力计。

    透明的玻璃管内,水银柱在标尺的“0”刻度线微微晃动。邹师傅手持铁锹,守在炉门前,紧张地盯着压力计;刘师傅和魏师傅则分别站在水泵和传动带旁,准备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整个工厂的工人都自发地围了过来,屏息凝神,等待着激动人心的试车时刻。

    就在这时,厂门口传来了几声清脆的汽车喇叭声和刹车声。门卫老魏头慌慌张张地跑进来:“经理!经理!来了好多小汽车!沈局长…沈局长陪着大领导来了!”

    众人闻言一愣,纷纷转头望去。只见厂门口停着三辆吉普车,沈局长带着一群人下来。

    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