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你竟然这么滑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应用电磁学实验室,二楼会议室。

    所有人都围着会议台坐着。

    右侧是代表新创微电子前来的李嘉鑫、王长江、杜诚三人组,还有理学部行政派来的助理周奇。

    左侧则是薛坤、朱炳坤以及陈帅,后面还有三个副研究员以及一个博士生。

    数一下,正好是十个人。

    张明浩站前方的讲台上,他操作手机连上过了会议室的电脑,把手机里的图片进行了随后投屏。

    壁幕上顿时出现一大堆复杂的数学内容。

    张明浩站在一侧指着壁幕,面带轻笑的开口介绍道,“大家请看,这就是‘半导体衬底原子、电子和器件特性的关联模型。”

    会议室的人顿时认真起来。

    整个模型都是复杂的数学内容,一眼看过去感觉眼花缭乱,但专业的人仔细研究还是能看明白的。

    复杂的主要是参数表达。

    每一个参数都对应的取值表达,就让整体看起来非常复杂。

    实际上,核心是个高阶线性偏微分方程组。

    张明浩展示了一下模型,就开始最上面的参数开始讲起。

    “这一部分是原子排列、电子活跃性涉及到的分析,也是最重要计算的数值。”

    “原子排列,微观角度来讲,会影响到所生成器件的排列,电子层很重要,电子活跃性决定了……”

    “半导体器件制造,涉及了很多的场,而电磁特性……”

    从衬底微观表达到原始数值计算,再到关联器件特性的参数介绍。

    张明浩讲的很详细,每一个参数的含义都认真介绍,把关联和推导表达数值的方法说的明明白白。

    他一讲就是四十分钟,会议室每个人都听的很认真。

    李嘉鑫三人做过模型计算,但也只是按照资料上的方法,对于模型各个参数的理解不是那么透彻。

    现在一听,全都明白过来。

    陈帅、朱炳坤等人的反应更大一些,他们刚才听‘模型’、‘模型’,完全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现在知道了。

    半导体衬底和器件特性关联的数学模型!

    陈帅惊讶的对朱炳坤说道,“半导体衬底和器件关联在一起?”

    “现在参数范围还比较大,但也能通过模型来粗略计算出所需特定半导体衬底的大致选择方向吧?”

    当然,意义也不大。

    参数结果涵盖范围波动大,其指向的方向赶不上实验积累,最多也只能排除一部分衬底的选择而已。

    但关键是意义!

    壁幕上展示的模型,实现了半导体衬底和器件特性的数学关联!

    “真的假的?”

    陈帅带着惊讶说道,“衬底和器件的数据关联,怎么可能呢……”

    朱炳坤瞪了他一眼。

    他心里也非常的惊讶,但新创科技研发部的人都来了,还问什么真假?

    朱炳坤也有点明白,为什么薛坤说应该走stanene研发方向了。

    如果能依靠器件特性来计算所需衬底,岂不是说,也能以stanene的数据,来反推最适合的衬底?

    或许,还有比碲化铋更合适的衬底!

    即便只得到粗略取值的结果,也可以根据结果对于涵盖范围的衬底材料做研究,到时候,想法和方向就很多了。

    当然,一切的前提是模型正确。

    张明浩讲了四十分钟,停了下喝了口水,就继续说起了参数问题。

    “大家能注意到,每一个参数都是表达式或范围值。”

    “我所做的参数表达,是根据所能拿到的公开实验数据分析推导出来的,所以有更多、更完善的数据,参数范围就会进一步缩小,也会变得更准确。”

    “高阶偏微分方程组,求解也不是问题。”

    “有整个推导过程,数值计算要精准的多,可以对方程组进行拆分,并逐点的进行计算……”

    张明浩说完‘模型参数’,又简单说了一下求解问题。

    高阶偏微分方程组的求解是个大问题,但因为有整个推导过程,再加上确定解组是线性的,就可以拆分方程组来计算。

    他说的简单,其他人却只能理解个大概,因为关键是‘推导过程’。

    推导过程关系到研发的根本,是研究的最高机密,当然不能详细说了。

    李嘉鑫三人更关注的是结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