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水平是真的高啊!(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第二天上午,应用电磁学实验室三楼一间空置的办公室。

    房间里是三张挨在一起的办公桌。

    其中一张办公桌上的电脑屏幕显示着密密麻麻的数据文件。

    桌上堆放着一大叠手写资料。

    张明浩站在电脑前,给其他三人介绍着,“这些文件是研究用的实验数据,都是能找到的公开数据。”

    “下面几个文件,有对数据进行分析的算法,还有记录输出数值的文件。”

    说着一拍手写资料,“这些就都是手动分析内容了……”

    看着一大叠资料,李嘉鑫三人惊讶的直咧嘴。

    李嘉鑫翻了下资料,忍不住问道,“这么多,都是你自己做的?”

    张明浩点点头,里面可是包含十几个日夜的辛勤,“就从实验数据的分析开讲吧。”

    他说着讲起了数据分析问题。

    实验数据分析,从分析方法、算法,再到分析结果。

    最后,再进行计算。

    数据分析没什么问题,算法和分析结果当然也没问题。

    当到了‘手动计算’的步骤,李嘉鑫等人顿时跟不上思路了,“这是怎么关联过去的?”

    “是不是跳步了?”

    “刚才那一步,没懂,能不能再讲一次……”

    这是关系到衬底和器件数据关联的内容。

    张明浩的讲解听起来却非常简单,只是把数据进行转化、计算,然后就直接关联在一起了。

    他又讲了一遍。

    李嘉鑫等人跟着讲解,极为认真的去思考理解,他们感觉好像是明白了,但仔细想又迷迷糊糊。

    三人一起研究讨论了一会儿,才差不多明白了个大概。

    李嘉鑫问道,“这只是一次分析,对吧?每一个数据包都进行一次?”

    “对。”

    张明浩肯定道,“数据多了,分析的多了,关联才会更清晰,直到接近百分百。”

    说着解释了句,“关联不可能达到百分百,中途的变换、计算有近似,实验数据也存在偏差。”

    三人理解的点头。

    “下一步,就是明确计算数值……”

    这一步是进行实验数值的计算。

    计算方法非常的明确,就是运用大量的运算,包括计算机,包括人工,实验数据转化为真实的数值。

    李嘉鑫等人一下子就理解了。

    同时,也明白为什么需要大量运算,每一个的实验数据都需要分析,都需要归总并进行‘近似’转化。

    ‘近似’转化,需要人工来进行,有些还需要特别的分析研究。

    下一步,是计算数值趋近性验证。

    “我们要对于上一步计算出的数值进行趋近性验证。”

    “这修正参数的过程。”修正参数,也是研究方法的核心。

    李嘉鑫等人听的更认真了。

    张明浩讲的很慢、很细,都是一个小步骤,再到下一个小步骤。

    李嘉鑫等人还是感觉跟不上思路,“停一下!”

    “是怎么过去的?刚才那一步,到现在这一步。”

    “不应该直接‘所以’吧?”

    张明浩解释道,“是这样,两个步骤可以直接转化,你们研究一下就知道了。”

    他说着找出了张手写资料,“这是具体分析过程,你们看看……”

    几人接过手写资料,扎在一起认真研究起来。

    过了有二十多分钟,他们确定张明浩说的没问题,步骤转化过程确实是这样的,只不过很需要时间进行分析。

    他们对着手写资料研究尚且如此,换做去自己去进行转化……

    怎么做?

    李嘉鑫等人都迷茫了。

    手写资料是对方直接完成的,讲解的时候也是一步带过。

    “难道是我们……”

    李嘉鑫忽然想到石耀坤说的一个词,“能力不行?”

    他扯了扯嘴角。

    张明浩则继续讲解着,他从头到尾都讲的很细,每一个分析、每一个步骤,所有的过程都耐心的说。

    李嘉鑫几人有什么疑问,他也很有详细的解答,做到了对研究方法的全盘托出。

    一上午时间过去了。

    在简单用过午餐后,研究方法的讲解继续进行。

    不知不觉,天色渐黑。

    张明浩已经累的不想说话,但总算完成了所有部分的讲解。

    李嘉鑫等人也非常疲惫,他们感觉一天时间耗费了一个月的脑子。

    问题是,有些地方还是弄不懂啊!

    张明浩想了想,说道,“这样吧,你们把这些资料都复印一份带回去,慢慢研究、慢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