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张氏现象,记者采访,炮轰杨学文!(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得到,甚至还能找到一些媒体对于‘实验作假’的批评。

    这个实验毫无疑问是张明浩的。

    所以国内的报道,更倾向于把现象称之为‘张明浩现象’或‘张氏现象’。

    报道持续不断,主流媒体的采访也找到了江州大学。

    这天学校安排了专题采访。

    采访地点是在行政楼二层的会议室,学校方面特别放了书架、绿植当做背景,还在中间放置了个长沙发。

    张明浩、薛坤以及朱炳坤坐成一排。

    三人多少都有点紧张。

    之前张明浩也碰到过专门来找自己的记者,但都只是回答个问题就过去了。

    这次是大媒体的专题采访,是以对话形式进行的,新闻报道肯定少不了,也许还会放在电视上播出。

    薛坤和朱炳坤,看起来比张明浩更紧张,紧张中还带有一丝激动。

    大媒体专题采访啊!

    他们活了四十多年,还是第一次有机会接受这种级别的采访。

    “不要紧张!”

    女记者笑着提醒道,“放松下来,就只是以对话形式进行。”

    “如果出现表现不好的镜头,是可以掐掉的。”

    这句话让几人放松下来。

    很快,采访开始。

    女记者连续问了几个实验问题,包括实验是怎么做的、做了多久,研究过程碰到了什么难题,等等。

    薛坤和朱炳坤分别做了回答。

    当讲起专业性的东西,他们也不紧张了,说的都很专业、流畅。

    女记者也转而问向张明浩,“有一种说法是这个新现象和你在东港大学的发现不一样,是这样吗?”

    张明浩用一句话来做回答,“同样的现象,不同的表现形式。”

    “我在东港大学的实验,空气流动性表现更强,甚至人体都能清晰感受到,所以我才非常确定那是真的。”

    “现在的实验只是测定到流动性,我觉得中间可能缺少什么环节不知道,复现我在东港大学的实验,也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女记者针对实验又问了几个问题。

    接下来再开口提问,就和张明浩的心路历程有关了,“你的研究过程很励志,从被东港大学清退再到江州大学完成实验,是什么支持你能坚定的走下去?”

    “我认为实验是真的,即便所有人都不相信,但我是真实测定到了。”

    “当时被大学清退,我受到的打击确实很大,还要感谢薛坤老师,他邀请我来江州大学,把一切都安排妥当。”

    “最终我们成功了。”

    采访镜头顿时给到薛坤。

    薛坤左右看看,顿时用手捂住眼,似乎是感动的流下了泪。

    实际上,他嘴角都憋不住笑。

    这时,女记者问了一个很敏感的问题,“你对东港大学副校长杨学文怎么看?”

    她补充道,“网上很多人说,是因为他才让你被清退的,是这样吗?”

    薛坤顿时凝住眉。

    周围安静围观的学校领导们,着急都朝着张明浩打手势,示意他不要多说,还有人摆手示意采访暂停。

    这是会引起争议的提问,不经过深思熟虑最好不要回答。

    张明浩的嘴角露出一抹嘲讽,用了五个字来形容,“他不是好人。”

    “在他做出(清退)决定的时候,他根本就不在意这种处罚对当事人的打击有多大。可能是高高在上的时间长了吧?”

    “我说实话,即便是在东港大学,他也没什么好名声。”

    “这个人不是好人,他根本不把学生当回事。”

    周围一片安静。

    女记者都没想到张明浩会这么说,因为网络上有很多‘张明浩清退’的话题。

    有人爆料说,决定给予清退处罚的就是杨学文。

    杨学文因此遭受一大堆网暴。

    虽然知道张明浩对杨学文不会有好感,也没有想到他会这么说,几乎等于是指着杨学文鼻子骂了。

    旁边的学校领导已经不满了。

    女记者尴尬的一笑,赶紧换了个话题,“除了复刻在东港大学的实验,你还有没有其他的研究计划?”

    “我正在研究隐形技术。”

    张明浩精神奕奕的说道,“结合视觉观感模型以及光学超材料的概念,一起来制作可以实现隐形的材料。”

    “如果能完成研究,也许能出现科技版的隐形衣!”

    “这是最有意思的地方……”

    他针对隐形技术说了很多。

    女记者也非常感兴趣,隐形技术的话题总是会很吸引人。

    报道发出去,想必舆论也会很感兴趣。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