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九宾之礼,召燕使荆轲!(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呜呜呜……”

    沉闷的号角声响起。

    荆轲恭敬抱着檀木盒。

    秦舞阳在后则捧着木匣。

    自下仰望,便是高高在上的章台宫。

    “召燕使荆轲,秦舞阳入章台!”

    “召燕使荆轲,秦舞阳入章台!”

    “……”

    头戴鹖冠的中郎接力通传。

    荆轲抬手正冠,捧着檀木盒而行。

    秦舞阳作为副使,紧随其后。沿着阶梯而行,就看到站在左右两侧的中郎锐士。他转身打量着他们,却无一人露怯。直勾勾的反过来看着他,眸子深处皆透着三分不屑。

    这些中郎可都是精挑细选过的,皆是身强力壮的锐士。基本都曾上过战场,经历过鲜血和战火的洗礼,手里都有过人命。他们宿卫宫中,是咸阳宫最忠诚的锐士。秦舞阳是越看心里越慌,联想到自己将要做的事,心里更是一颤。

    “恭迎燕使!”

    “恭迎燕使!”

    “……”

    中郎们握着铜戈。

    异口同声的嘶吼着。

    秦舞阳脚步顿时一颤,险些摔倒。

    看到这滑稽的场景,中郎们皆是大笑。

    “哈哈哈哈!”

    荆轲眉头紧锁。

    连忙将秦舞阳搀扶起身。

    握着他的手腕,能发现他在发抖。

    当即沉声喝斥,“冷静!”

    “我……行!”

    秦舞阳屏气点头。

    咬着牙跟在后面。

    走完阶梯,来至章台门前。

    “吾等恭迎燕使。”

    右丞相熊启,奉常王戊,典客姚贾亲自带队迎接。他们皆着特定的绛色礼服,头戴玉冠。成员数量极多,分左右站好。三公九卿,内史县令,朝堂官吏……皆是到场。

    这就是所谓的九宾大礼。

    最高规格的外交礼仪!

    秦舞阳咽了口唾沫。

    只感觉自己如小儿持金过闹市,被这些秦廷贵胄们上下打量着。抱着木匣的双手,都不受控制的颤抖。

    “还望二位燕使见谅。”熊启走上前来,抬手道:“按照礼仪,二位需解下佩剑,脱下鞋履只着足衣。此外还要经专人搜身,方可入殿。”

    “明白。”

    荆轲显得很淡定。

    将檀木盒递给昌平君。

    主动解下佩剑和鞋履。

    双手展开,让寺人搜身。

    熊启蹙眉将檀木盒打开,入眼就是经处理过的樊於期人头。恶臭扑面而来,差点令他吐出来。但他还是强忍着,尽可能的翻看。确认无误后,方才递还给荆轲。

    “副使,请。”

    “请……请……”

    秦舞阳颤抖着走向前来。

    熊启则是眉头紧锁,便要接过藏着帛图的木匣。正要打开时,荆轲却是笑着拦下,指着封泥道:“这是我燕国大王亲自盖上的封泥,里面只有督亢地图,乃是我燕国最为肥沃之地。此为燕王献给秦王的礼物,所以……”

    “是吗?”

    熊启皱起眉头。

    这话倒是也没错。

    像秦国邮驿制度也是类似。

    有很多秘密文书需要大王亲启,所以就会盖上封泥,泥上面还有对应的官印。只有等大王亲自核验,确定封泥完整,才会让寺人将其敲碎拆开。

    至于仿造?

    这些封泥可都是特制的!

    而且这还是夷三族的死罪!

    熊启依旧用力摇晃木匣。

    “似乎有些重?”

    “……”

    秦舞阳脸色顿时惨白。

    腿不受控制的哆嗦。

    关键时刻还得是荆轲,笑着道:“他是燕人,不懂秦言。督亢地图为丝帛而书,足足有丈许长,肯定有些重。”

    “行。”

    熊启也没再多怀疑。

    而是将木匣还给秦舞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