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基建种田,爹,咱们先定个小目标! 第四十八章:宗正的善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火药试验取得关键性突破带来的亢奋,如同工坊内那未曾散尽的硝烟,在赢昊胸腔里盘桓了数日。他脑子里不断盘旋着增大剂量、颗粒化、应用场景等等念头,几乎要将“天工苑”变成“军工作坊”。然而,一桩看似寻常的来访,适时地给他火热的头脑降了降温。

    来访者是宗正赢奚。这位掌管宗室事务、鬓发皆白的老宗正,平日里深居简出,若非重大祭祀或宗室典礼,极少主动寻哪位公子。他身着庄重的深衣,手持鸠杖,在两名侍从的搀扶下,缓步走进了如今已颇具规模、人流不息的天工苑。

    赢昊闻讯,不敢怠慢,连忙从火药小院那边赶回主苑,在用作会客和办公的偏厅迎候。他心中暗自嘀咕:“这位老祖宗怎么来了?我最近没犯什么宗室规矩吧?难道是我那‘炼丹’的动静传到他耳朵里了?” OS:“可千万别是来兴师问罪的,这老爷子辈分高,连爹都得给几分面子。”

    “侄孙子乐,拜见宗正大人。”赢昊执礼甚恭,亲自上前搀扶赢奚上座。

    赢奚布满皱纹的脸上并无怒色,反而带着一种长辈审视晚辈的温和与些许忧虑。他坐定后,目光缓缓扫过偏厅。厅内一角堆放着成叠的新纸,另一边的架子上陈列着水泥样本、几种新式农具(曲辕犁的早期模型)的木样,墙上还挂着一幅赢昊随手画的、标注着奇怪符号的“大秦驰道升级构想图”。整个环境,充满了与他处宫室迥异的“工造”气息。

    “子乐啊,”赢奚开口,声音苍老却清晰,“你这天工苑,如今是名声在外了。陛下多次在宗亲面前夸赞你,说你心思奇巧,于国有功。”

    赢昊心下稍安,谦逊道:“宗正大人过誉了,小子不过是借着父皇的信任,胡乱折腾些小玩意儿,当不得如此夸赞。”

    “小玩意儿?”赢奚微微摇头,手中鸠杖轻轻点地,“那水泥宫道,老夫也走过了,平稳坚实,确是好物。还有这纸,轻便利于书写,亦是善举。”他话锋一转,目光变得深邃,“然,老夫今日前来,非为夸赞。而是想以长辈的身份,问你一句,亦提醒你一句。”

    “宗正大人请讲,子乐洗耳恭听。”赢昊神色一凛,知道正题来了。

    赢奚缓缓道:“我赢秦立国之本,何在?”

    赢昊不假思索:“自然是耕战二字。商君变法,奖励耕战,方使我大秦富国强兵,一统天下。”

    “嗯,”赢奚满意地点点头,“你还记得便好。那老夫再问你,你这天工苑,所造之水泥、纸张,乃至听闻你还在研制的那些能发出巨响的‘丹炉’……”他意味深长地看了赢昊一眼,显然章邯那边的说辞并未完全瞒过这位老宗正,“于‘耕’之一字,助益几何?于天下农夫,利在何处?”

    “这……”赢昊一时语塞。他之前的重心确实放在了交通、军事和“黑科技”上,对于农业的直接改良,虽有曲辕犁等想法,但并未作为最优先事项。OS:“老爷子一针见血啊!光想着搞基建和黑科技,确实有点偏离‘农业基础’这个基本盘了。”

    赢奚见他语塞,语气更加恳切:“子乐,非是老夫迂腐,不懂变通。工造之利,老夫亲眼所见,亦不否认。然,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若无充足粮秣,纵有通天之路、锋利之兵,大军如何远征?民夫如何服徭役?这咸阳城内外的百万之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