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基建种田,爹,咱们先定个小目标! 第四十九章:新纸推广(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截然不同的书写体验,威严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满意。

    “善。”他放下笔,看向赢昊,“此纸造价几何?日产几许?”

    赢昊早有准备,流畅应答:“回父皇,主要原料为麻头、破布、树皮等废弃之物,成本远低于缣帛,亦较竹简为轻。目前日产可达数十刀,若扩大工坊,增派人手,产量还可提升。” OS:“成本低、原料广、产量还能涨,就问你心不心动!”

    果然,此言一出,不仅始皇目光微凝,殿下的李斯、蒙毅、郑国等务实派重臣,眼中都爆发出精光。他们太清楚一种廉价、轻便、能量产的书写材料,对于政务运转、知识传播意味着什么了!

    治粟内史郑国率先出列,声音带着激动:“陛下!此纸若真如昊公子所言,成本低廉,则于记录粮赋、河工数据、传递公文,大有裨益!可省去大量竹简雕刻、搬运之劳!”

    李斯亦缓缓出列,他想的更深:“陛下,臣曾观昊公子造纸,知其便于书写、携带与存储。若推广于各官署,则律令条文、政务文书之传递、抄录、存档,效率必将倍增!于推行法度,统一政令,功莫大焉!”他这是直接肯定了纸张的政治价值。

    就连一向保守的宗正赢奚,此刻也微微颔首。他虽强调农桑根本,但并非否定一切工造。纸张利于文化传承与政令通达,于国有利,他自是支持。

    当然,也有不和谐的声音。博士淳于越眉头紧锁,出列道:“陛下!竹简虽笨,然雕刻不易,使人下笔谨慎,深思熟虑。此纸轻便,得来容易,恐助长轻浮文风,使士子不再珍视文字,于教化不利啊!”

    赢昊一听,内心OS:“这老夫子又来了!又是这套‘载体决定论’!”他正想开口反驳,却见始皇抬了抬手,制止了双方的争论。

    始皇的目光扫过殿下百官,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最终落在那两大匣纸张上,沉声开口,一锤定音:

    “纸,轻便价廉,利于政务学问,此乃大势。淳于博士之忧,朕知之。然,文字之重,在乎其意,而非其载。岂因器物之便,而废强国利民之道?”

    他语气不容置疑,继续道:“传朕旨意:此二百刀试用之纸,即刻分发至丞相府、国尉府、治粟内史府、御史大夫府及奉常衙门,率先用于日常文书抄录、律令传递。各府需详细记录使用利弊,定期呈报。”

    “少府章邯。”

    “臣在!”

    “即日起,统筹资源,配合天工苑,扩大造纸工坊,务求增产降本,以满足日后推广之需。”

    “诺!”

    “昊公子赢昊,献纸有功,督造得力,赐金三百,帛三十匹,准其继续掌管天工苑,研制利国利民之物。”

    “儿臣领旨!谢父皇恩典!”赢昊心中大喜,连忙拜谢。OS:“成功了!官方认证,试点推广!造纸大业,正式起航!”

    旨意一下,朝堂之上,有人欣喜,有人沉思,有人无奈。但无论如何,一种新的书写材料,已然以其不可阻挡的便利性,正式登上了大秦的政治舞台。那二百刀纸被迅速分发下去,可以预见,它们将如同投入水面的石子,在帝国的政务体系中,激起怎样的效率波澜。

    赢昊退出麒麟殿时,脚步轻快。他知道,这不仅仅是献上了三百刀纸,更是为他脑海中的更多蓝图,铺下了一块坚实的基石。知识的壁垒,将因纸的普及而开始松动;帝国的脉搏,也将因信息的加速流动而跳动得更加有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