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第一台微光夜视仪,面世!(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李卫国立刻拿起记录本,声音洪亮而清晰地开始汇报,每一个数据都像是一颗重磅炸弹:

    “林所长!在照度仅为 1×10^-4勒克斯的模拟微光环境下!”

    “样机增益稳定在 52000倍± 5%!”

    “分辨力达到 28线对/毫米(中心视场)!”

    “信噪比 15:1!”

    “畸变控制小于 3%!”

    “连续无故障工作时间已超过 48小时!”

    随着这一项项关键参数的报出,实验室里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抽气声和低低的欢呼!

    这些数据,或许与几十年后的第三代、第四代微光夜视仪相比还有巨大差距。

    但在此刻,在1979年的现在,这每一项数据,都代表着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

    52000倍的增益,意味着能将几乎不可见的光线放大到清晰可视的程度!

    28线对/毫米的分辨力,意味着成像细节足以分辨出人脸和装备轮廓!

    “图像效果!”林默沉声下令。

    赵志刚立刻熟练地将样机架设在专用的暗箱测试台上,暗箱另一端模拟着复杂的微光地形。林默将眼睛凑到目镜前。

    一瞬间,他仿佛穿越了!

    目镜中,不再是漆黑一片!在极其微弱的模拟星光下,暗箱内设置的丘陵、灌木、甚至一个模拟的碉堡轮廓,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图像呈现标志性的绿色,虽然仍有少量雪花状噪声闪烁,对比度也不算完美。

    但整体画面稳定,细节可辨!这与他前世通过各种途径见过的早期微光夜视影像效果极为接近!成功了!真的成功了!

    林默缓缓直起身,将目镜让给早已迫不及待的秦怀民和其他学生。每一位亲眼看到那神奇绿色世界的人,都发出了难以置信的惊叹。

    “立刻进行极限环境测试!”林默没有沉浸在喜悦中太久,冷静地下达进一步指令。

    项目组立刻行动起来,他们将样机拿到实验室外,在真正的、只有稀疏星光的夜幕下进行实地观测;测试了在不同湿度、不同温度下的工作稳定性;甚至模拟了轻微的振动和冲击……

    每一项测试,这台粗糙的工程样机都顽强地坚持了下来,各项性能参数虽有波动,但始终保持在可接受的设计范围内!其可靠性,远超所有人的预期!

    当最后一轮测试数据确认无误后,实验室里终于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足以掀翻屋顶的欢呼声!

    所有人,无论是年过半百的秦老,还是刚出校门的大学生,都激动地拥抱在一起,又跳又笑。

    这半个月不分昼夜的奋战,这无数次失败后的重来,所有的艰辛与压力,在这一刻,都化为了无与伦比的成就感与自豪感!

    林默看着这群可爱可敬的同事和学生,眼眶也有些湿润,他平复了一下激荡的心情。

    走到那部红色的保密电话前,而是第一个拨通了市国防工办赵建国主任的电话。

    电话几乎是瞬间就被接通了,似乎赵主任一直在等着什么消息。

    “喂?林默?是不是电视机生产线……”赵建国熟悉的大嗓门传来。

    林默深吸一口气,打断了他,高兴的说道:“赵主任,不是电视机,是‘启明星’。”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清晰地宣告:

    “我们红星研究所,微光夜视仪,工程样机,研发——成功了!刚刚通过了全部既定测试科目!”

    电话那头,陷入了长达十几秒的死寂,安静得林默都能听到自己咚咚的心跳声。

    然后,听筒里猛地传来“哐当”一声巨响,像是椅子被撞倒的声音,紧接着是赵建国那破了音的、几乎能震碎玻璃的咆哮:

    “什么?成……成功了?你再说一遍?微光夜视仪?真的搞出来了?老天爷啊!”

    他的声音因为极度的震惊和狂喜而变得语无伦次:

    “测试了?效果怎么样?参数呢?我的林大所长!你可真是……真是我们宁北军工的福星啊!我……我……我这就过来!立刻!马上!!”

    根本不等林默回话,电话就被重重挂断,只剩下忙音。

    可以想象,电话那头的赵建国,此刻是何等的失态与激动。

    林默放下电话,脸上露出了一个无比灿烂的笑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