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朱元璋禅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贾诩领命,躬身退下。

    烛火摇曳,将他的影子在地上拉得细长,如同蛰伏的毒蛇。

    朱栢没有回座,依旧站在殿中,负手而立。

    夜风从殿外灌入,吹动他绣着四爪金龙的袍角,猎猎作响。

    项羽、冉闵等一众悍将站在他身后,沉默如山,身上未卸的甲胄在月光下泛着森然的冷光,杀气与血腥味交织在一起,弥漫在整个大殿之内。

    这不再是藩王的府邸,而是即将登基的新皇的宫殿。

    一个时辰后,贾诩捧着一卷明黄的丝帛,再次走入殿中。

    他将诏书呈递给朱栢。

    朱栢没有接,只是淡淡瞥了一眼,“念。”

    “诺。”

    贾诩清了清嗓子,那双总是半眯着的眼中,此刻却透着一股刀锋般的锐利。

    他展开诏书,用一种毫无波澜的语调,缓缓念诵起来。

    每一个字,都像是精心淬炼过的毒药,包裹着一层蜜糖。

    诏书的开头,极尽溢美之词,歌颂太祖皇帝驱逐蒙元、再造华夏的丰功伟绩。

    但话锋一转,笔调便充满了“悲悯”。

    言辞间,将朱元璋描绘成一个为国事操劳过度,以至年老体衰、精力不济,甚至“偶有”判断失误的垂暮老人。

    诏书痛陈当下藩王作乱、北元蠢蠢欲动、朝堂人心惶惶的危局,将这一切都归咎于“上皇年迈,心力不逮”。

    最后,图穷匕见。

    诏书以朱元璋的口吻,盛赞湘王朱栢“天纵英才,仁孝武勇,类朕青年”,是唯一能勘定祸乱、重安社稷的继承人。

    因此,为了大明江山,为了黎民百姓,他“自愿”退位,传位于湘王。

    念完之后,贾诩将诏书卷好,恭敬地捧在手中。

    “陛下,可还满意?”

    朱栢沉默片刻,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可以。”

    他吐出两个字,转身看向殿外深沉的夜色。

    金陵的夜,从未如此寂静,也从未如此喧嚣。

    次日,天色阴沉,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地压在金陵城上空,仿佛随时都会倾塌下来。

    奉天殿。

    大明王朝最神圣的殿宇,此刻却弥漫着一股死寂和恐惧。

    文武百官按照品级,分列两侧,一个个低垂着头,连大气都不敢喘。

    他们的官服崭新,却像是借来的寿衣,穿在身上说不出的别扭。

    龙椅之上,朱元璋面色铁青,一身龙袍穿在身上,却再也撑不起往日那种君临天下的威势。

    他的眼神浑浊,布满血丝,死死地盯着殿门的方向,仿佛一头被困在笼中的年迈猛虎。

    在他的龙椅旁边,设了一个小小的锦墩。

    朱允炆面无人色地坐在那里,身体抖得如同风中的筛糠。

    他的目光呆滞,嘴唇发白,双手死死地攥着自己的衣角,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毫无血色。

    他不敢看自己的皇爷爷,更不敢看下面那些噤若寒蝉的臣子。

    他感觉自己像一个被扒光了衣服,示众的囚徒。

    时间一点一滴地流逝,每一息都像是钝刀子在割肉。

    终于。

    “哐——当——”奉天殿厚重的殿门,被人从外面猛地推开。

    刺眼的白光涌入,让殿内众人下意识地眯起了眼睛。

    一个瘦高的身影,逆着光,缓缓走了进来。

    是贾诩。

    他今日换上了一身崭新的绯色官袍,面容一如既往的平静,手中捧着一卷明黄的丝帛。

    而在他身后,鱼贯而入的,是十道顶盔贯甲、煞气冲天的身影!

    项羽、冉闵、白起、霍去病……

    十大将军按剑而入,步伐整齐划一,甲胄碰撞发出沉闷而规律的铿锵声。

    他们没有走到百官的队列中,而是直接分列于大殿中央的御道两侧,冰冷的目光如同刀子一般,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那一瞬间,整个奉天殿的温度,仿佛都骤降了十几度。

    文官们吓得两腿发软,几个胆小的,差点直接瘫倒在地。

    武将们则更是面如土色,在项羽那霸道绝伦的气势面前,他们感觉自己就像是待宰的鸡鸭。

    这是赤裸裸的武力威慑!

    贾诩无视了所有人的反应,一步一步,走到了御阶之下。

    他停住脚步,抬起头,平静地注视着龙椅上的朱元璋,既不行礼,也不言语。

    四目相对,一个充满了不甘的暴怒,一个则是深不见底的冰冷。

    “你……”

    朱元璋的声音沙哑得如同破锣,他刚说出一个字,便被剧烈的咳嗽打断。

    贾诩静静地等着他咳完,这才缓缓展开手中的诏书,用一种清晰、平稳,足以让大殿内每一个人都听清的语调,朗声宣读:“……上皇圣明,为国为民,慨然禅让,以安天下。新君仁孝,继此大统,实乃社稷之福,万民之幸……”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每一个字都像是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朱元璋的心上。

    宣读完毕,贾诩将诏书高高举起,目光转向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