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五坊西迁,丁口十万(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bsp; 丰泽坊自己是留了过冬粮的,因为自己的出现,让他们保住了这些粮食。

    但据耿煊的了解,这些过冬粮的储备,基本都是卡着底线来的。

    因为按照里坊农人的理解,没有剧烈劳动,相当于赋闲在家的冬季,是不需要吃得太饱的。

    不仅将一日三餐降为两餐,而且,能多掺水就会尽可能多掺水。

    吃饱吃好,那是农忙时节,以及必须大量重体力消耗之时才应有的待遇。

    这在耿煊看来,这已经足以在他们脑门上大写七个惨字。

    可在他们的自我认知里,事情就该是这样的。

    而里坊的过冬粮,便是按照这个标准进行储备的。

    现在,要进行大迁移,路途上的奔波就不提了。

    等到了赤乌山以后,他们也要为建设新家园进行高强度的劳作,这些只够活命用的粮食储备,就远远不够了。

    洪铨正要询问耿煊接下来的计划安排,程辉带着步履匆匆的范宏盛、魏万宗等人穿过廊院,进入房间,来到耿煊面前。

    几人见礼后,耿煊问:“人都接到了?没出什么问题吧?”

    范宏盛摇头道:“人都接到了,都没出什么问题。”

    说着,范宏盛道:

    “苏帮主,我们来万平集之前,先回了丰泽坊。

    我们回到丰泽坊时,那里乱成了一锅粥,梁文英正在满里坊的组织人手,调度车马物资。

    他说是听了您的建议,要将坊里两万多人全部西迁去赤乌山附近。

    这事可是真的?”

    耿煊点头道:

    “是真的,我这边杀的无忧宫人手太多,他担心咱们走后丰泽坊会被无忧宫打击报复。

    他向我求计,我就给他指了这么一条路。”

    “他还说,您还会帮他们在赤乌山附近扎根立足?”范宏盛又问。

    “嗯,他不听我的指点也就罢了。

    既然选择相信我,那我自然要为丰泽坊这两万多人负责。”耿煊点头道。

    范宏盛忽然问:

    “能够再加一些人吗?”

    耿煊一愣,盯着范宏盛,问:“什么意思?”

    范宏盛道:

    “我们去另四处里坊接到人之后,那四家里坊的坊主都跟着我们一起去了丰泽坊。

    本意是想趁机多聚一聚,加强联络。

    他们看到梁文英要将丰泽坊两万多人迁走,甚至已经行动了起来,就非常的震惊,忙问究竟。

    被逼无奈,梁文英就将这两日发生之事,以及他心中顾虑和盘托出。

    那四家坊主听了之后,凑一起嘀咕了一阵,就表示他们也想要跟着丰泽坊一起西迁。

    求我们在您面前带个话,他们不敢有别的奢望,只要能和丰泽坊一样,能在赤乌山平安立足就可以了。”

    听到范宏盛最后这段话,耿煊都忍不住乐了,直接笑出了声。

    如果这都不叫奢望,那还有什么才有资格称之为奢望?

    允诺上万人,乃至数万人在一个新地方平安立足,这个承诺难道很廉价吗?

    对于他们为何能如此果断地做出决定,倒是并不难猜。

    看看百源集那些原本中立骑墙的坐馆,在以冯煜大馆主为首的“反吴家势力”离开后做出的选择,就不难理解这四家里坊的坊主为何如此选择了。

    若是丰泽坊不离开,顶在最前面。

    无论无忧宫对于自家势力在月露原遭遇耻辱性的惨败有何反应,后面这四家里坊都可以静观其变。

    可现在,丰泽坊要走了。

    这不就把他们四家给暴露出来了么。

    而且,丰泽坊两万多人离开这个动作本身,对周边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惊扰。

    到那时,他们四家受到的关注,会远超当下。

    他们的处境,甚至有可能比现在的丰泽坊更加艰难。

    这个时候,跟着丰泽坊一起果断离开,才是最好的选择。

    而若也能与丰泽坊一样,得到一位能与无忧宫正面为敌的强者的亲口允诺,那就最好不过。

    虽然还没有见面,耿煊却已经将这四家里坊之主的心思猜了个七七八八。

    对于他们“不敢有更多奢望”,虽然觉得有点好笑,心中却并不着恼。

    想到因指点丰泽坊两万多人西迁去赤乌山之时,才在心中滋生出来的一个念头。

    对于更多人跟着西迁,耿煊也不觉得是一个纯粹的负担。

    耿煊想了想,问:

    “这四家里坊都有多少人?”

    范宏盛道:

    “这得他们自己才清楚……这四家里坊的坊主现在就等在外面。

    要不,我去将他们都唤进来,您亲自问问?”

    耿煊点头,道:

    “好。”

    范宏盛忽然转身,快步出门。

    很快,他便领着四人重新返回。

    经范宏盛介绍,他们分别是中和坊的坊主成嘉,一个筋骨强健,看上去是四人中最能打的中年人。

    敬顺坊的坊主常思道,一个看上去有些文弱书生气的男子。

    灵宝坊的坊主彭柯,一个有着憨憨的相貌,以及一个明显的大肚腩的胖子。

    不过,只要看看他明亮有神的双眼,就能知道,这便是所谓“面带猪相心中嘹亮”的那种人。

    最后一个是万寿坊的坊主伍若海,一个有着一副灰白络腮胡,年纪五六十岁之间,应是四人中最年长,只比梁文英略小一些的男子。

    四人毕恭毕敬的拜见完毕。

    耿煊便直接问道:“你们四坊,都有多少人?”

    对于这个问题,四人明显早有准备,立刻就给出了答案。

    中和坊的成嘉率先道:

    “我坊现有三千六百零八户,共有一万八千四百五十余人。

    其中,壮男健妇有一万四千七百八十余人。”

    敬顺坊的常思道接着就道:

    “我坊现有三千七百五十户,一万九千六百二十余人。

    其中,壮男健妇有一万五千六百余人。”

    灵宝坊的彭柯道:“我坊有四千零七十二户,两万八百六十余人。

    壮男健妇的数量超过一万六千人。”

    这也是四坊之中,人口数量最多的里坊,仅比丰泽坊的人口略少一些。

    万寿坊的伍若海最后道:

    “我坊有三千五百六十四户,一万六千三百五十余人。

    壮男健妇超过一万三千人。”

    听完四人汇报,耿煊心中默算了一番。

    如此一来,四坊人口加起来,总人口大约在七万五千三百人左右。

    若是算上丰泽坊,总人口已有九万七千人左右,基本可以当成十万人看待。

    而男女劳动力则有五万九千四百人左右,若是将丰泽坊算上,则有七万六千四百人左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