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短暂北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耿煊与宋明烛等人分道至今,也就过去了一天零几个小时的时间。

    耿煊率队,千里奔袭,吞下了整个“黄苇岛”,让“黑风军”完成了一次进阶变身。

    宋明烛等人也没有闲着。

    当时,宋明烛等人的首要任务,便是带着数以万计的人、马以及其他林林总总堪称巨量的物资,更进一步向玄青海深处转移。

    当时,队伍虽也有船只数十艘,却多是老旧的、以风帆为主,摇橹为辅,速度很难提起来,载重也不太大的船只。

    速度快,载重大的车船只有一艘。

    宋明烛等人一边将手中所有船只全部利用起来,将聚在离岸仅十里左右的小岛上的人马物资向南方二十几里外的另一座沙岛上聚集,以更进一步拉开与北岸的距离。

    虽然,与北岸相距十里,和三十几里,似乎没有太大的区别。

    可在心理上的安全感,却是完全不同的。

    只要一想到源源不断的玄幽铁骑在北岸聚集,而他们若都处在对方可以目视的范围之内,一种近乎窒息的压迫感便沉沉的压在很多人心头。

    将距离拉到距离北岸三十多里的海域更深处,至少可以让对方无法第一时间目击到他们的存在。

    那些由密密麻麻的玄幽铁骑组成的钢铁洪流,也更难对他们造成实质的威胁。

    而且,越往南走,便靠耿煊越近,这会让“黑风军”上下本能的感到更加安全。

    仅有的一艘车船,则被安排了近两千名精锐。

    立刻向着海域更深处出发。

    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

    搞船。

    搞更多的船。

    在玄青海,船只的数量虽然非常多,可没有一艘是无主的。

    要想搞到船,就必然要先搞定捏着这些船的人。

    这些“人”的身份,也是各种各样。

    实力也有强有弱,数量有多有少。

    不过,无论这些“人”是个什么成色,在两千“黑风军”精锐面前,都仿佛是铁锤下的鸡蛋。

    随着行动开始,一艘载着两千“黑风军”精锐的车船,就如同滚烫的烙铁插入到凝固的牛油之中。

    “黑风军”名下的船只数量,开始如滚雪球一般增长。

    那些数量最多的风帆摇橹船,被一批批送到后方,增加“黑风军”后勤的整体运输能力。

    若有新缴获的车船,则继续配上“黑风军”精锐,向着另一方向的海域而去。

    两艘变三艘,三艘变四艘……

    在耿煊与宋明烛重新汇合时,队伍中的车船数量,已经从最开始的一艘增长到十八艘。

    而其中,却只有十艘被分散了出去,在周边海域卷起更大的“风暴”。

    另外八艘(皆为千料大船),加上数量多达两百多艘的风帆摇橹船(一般在百料到五百料之间),则全被送到了后方负责后勤转运。

    不是宋明烛等人不想将所有车船都利用起来,实是被形势迫得只能如此。

    经过研究,要确保每一锤砸下去,都能达成“一击毙命”的效果。

    每艘车船上,配备的兵力数量,不能低于千人。

    ——若是对周边海域,每个沙岛上人口、实力都有更准确的把握,自然可以对每一次出击的兵力做到更精确的把控。

    如“梅村岛”这样的沙岛,派去三百兵力就可以无阻横推。

    可现实情况是,宋明烛等人根本不可能做到这种精确调控。

    不仅是信息情报方面的问题,也因他们根本分不出这方面的精力。

    这种情况下,自然就只能使用更“傻瓜式”的操作,就高不就低。

    每艘车船拍出千名精锐,便已是多方权衡之后最合适的安排。

    如此,十艘车船分走一万兵力,负责后勤转运的兵力就只有一万五千左右。

    他们不仅要负责所有人马、物资的快速、安全的转运。

    还要负责看守越来越多的俘虏群体。

    ——在夺得更多船只的过程中,战斗不可避免。

    通过速战速决,且亮明己方超强实力的方式,极大的震慑了对手,除了少部分战死,更少部分逃匿,绝大多数都被生擒。

    这些俘虏群体,都被源源不断的送往后方,交由他们看押。

    其他人没有洞察人心的眼睛,对这越来越多的俘虏群体,不敢有任何掉以轻心。

    因为这个原因,越来越多兵力被“吸附”到他们周围,不敢调作他用。

    而这些,都是正常的变化,虽有些棘手,但也在众人的预料之内。

    最让众人感到心头沉重的,是另一件事。

    “昨天晚上,船队刚将最后一批人马和物资装好,准备向海域更深处起程。

    便看到岸上隐隐有火光浮现,快速朝我们集结的区域聚集。”宋明烛沉声道。

    “玄幽铁骑?”耿煊轻声道。

    “是。”宋明烛颔首应了一声,继续道:

    “我们不敢声张,立刻熄灭了所有灯火,立刻南行。

    并安排了目力极佳的瞭望手,爬到桅杆上观望。

    虽然看得不是太真切,可通过越来越密集的火线,在完全驶向海域深处,彻底看不清之前,在北岸聚集的铁骑数量,已经不下于五千之数。

    ……合理猜测,当时抵达的铁骑数量,至少六千!”

    耿煊轻轻点头,明白这判断的由来。

    那些铁骑抵达北岸的时间,与信使抵达“黄苇岛”的时间相差不大。

    由此可以反推,在被安排去往“黄苇岛”的信使离开赤镞原时,另一批信使也同时离开了赤镞原,向“激流洞”赶去。

    而根据耿煊推测,“激流洞”的玄幽铁骑,已经先一步完成了与“金叶崖”以及“白鹤滩”的玄幽铁骑的合流。

    只这三股力量合流之后,就是六千铁骑。

    在得到董观最新调令之后,这些铁骑必然第一时间往“野狼峡”以西,最后失联处赶来。

    以他们的能耐,很快就能找到数万人集结登船的地点。

    六千铁骑,还只是最保守的估计。

    以“黑风军”已经展露过的獠牙,耿煊觉得,董观将随侍在身旁的精锐铁骑也派过来,也是很有可能的。

    对于董观这种老于军伍之人来说,在已经明确了“黑风军”是其最大的威胁,最危险的强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