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斗争方向的变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运人,运粮。”张少和给出了他的答案。

    听了他的话,董观却是一脸迷惑。

    想了一阵,没抓住背后脉络的他直接开口询问:“你到底怎么想的?”

    张少和道:

    “君上,以我愚见,我们的当务之急,既不是立刻挥军西进,强攻敌军营地,也不是介入更西面的局势之中。”

    “那是什么?”董观反问。

    “扎稳篱笆,尽可能减少破绽,弥补疏漏,先让我们处于不败之地!”张少和道。

    董观一怔。

    他这回答,不仅圆了他本人说辞,也重申了此前大家痛定思痛之下,共同确定的总方针。

    仔细想了想,这话正确得无法反驳。

    他们本身的遭遇,就是最好的反例。

    想了一阵,找不出任何问题的董观又问:“具体如何做?”

    张少和道:

    “首先,咱们应该再往南两百里,那里才是适合咱们扎营常驻之地。”

    董观再次皱眉。

    旁边一人更是直接质疑道:

    “现在,咱们距离‘黑风军’的营地就有将近八十里,这已经有些远了,还往难移两百里,那岂不是离得更远?

    追敌从来都是越追越近,没见过越追越远的。

    ……知道的认为咱们别有深意,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打着追击的幌子玩逃跑呢!”

    面对质疑,张少和平静道:

    “首先,这里并不适合咱们这么多人马常驻,别的不说,单是这里的水源,就撑不起咱们的日常所需。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你们莫不都忘了?

    苍岚山可就在咱们身后不远。

    其重要性,想来不需要我来强调。

    在当前情况下,这是绝对不容有失的!”

    这话一出,包括董观在内,个个神色惊变。

    “……南下两百里,正好卡住敌军主力通往苍岚山的道路。

    这能最大限度确保苍岚山的安全,稳定动乱的人心。

    此外,咱们不仅能获得充沛的水源,还能最大限度借用水运之便。

    苍岚山中有苍岚河,苍岚河在苍岚湾汇入沆河……我们若是南移两百里,将营地选在苍岚河适宜水运通航的末端。

    这样一来,咱们可以用最低廉的代价,将数千里外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输送过来。”

    说到这里,张少和看向董观,认真道:

    “君上若是觉得,咱们只要一鼓作气,挥师西进,就能以摧枯拉朽之势,将这‘黑风军’碾碎,那当我是瞎说。

    可若不能,那我认为,相比于立刻发动一场虎头蛇尾的战斗,建立一个更妥当的,可以支撑咱们与敌更长久对峙的前线营地,才是最紧要的。”

    “以往,万骑规模以上的调动,咱们都会慎之又慎,私下里讨论不知多少遍。

    即便如此,在最终调动的那一刻,大家也都心怀惴惴,生怕有哪里漏算错算了。

    ……可现在,别说万骑调动,便是超过十万骑的调动,关乎咱们所有人生死荣辱的大战,大家却能很快就下定决心。

    这种变化,我不知道你们如何想。

    反正,我每每私下想起,就觉脊背发凉,仿佛梦中跌入不见底的深渊。”

    他这话一出,众人再次个个色变。

    董观的神色一阵变幻之后,轻轻点头道:

    “少和的意思,我大约明白了。

    ……你并不主张立刻就主动挑起新一轮大战,对吗?”

    “对咱们而言,这绝非最迫切紧要之事……而且,‘将不可以愠而致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

    董观盯着张少和,一言不发。

    在玄青海畔,他就已经表现出了“摆平心态、虚心纳谏”的姿态。

    现在张少和这话,有“面刺”之嫌。

    不过——

    董观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询问道:

    “少和,你话还没有说完吧?”

    “嗯。”

    “说。”

    “君上应该安抚治下人心……特别是那些被‘黑风军’从家园驱离,四散逃亡的沙民。

    君上应该下令,让苍岚山主动接纳他们。

    还要予以及时的赈济!”张少和道。

    听他这般说,屋内众人,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

    董观也是一脸的不可思议:“你究竟在说什么?”

    以他的行事作风,不将这些逃散之人抓捕过来充当耗材,甚至制作成储备军粮,都已是他的仁慈。

    若这张少和开口劝阻,让自己放这些人一马,这已是董观能够想象到的极限了。

    可现在,他怀疑自己耳朵出了问题。

    “……请君上恕臣无礼。”张少和忽然道。

    董观见状,皱眉道:“有话你就直说!”

    张少和道:“我觉得君上您现在的重心,有些偏颇。”

    “偏颇?”

    董观道:“哪里偏颇了?”

    “您不应该将精力全放在军事上。”

    董观闻言,眼睛微眯,却只是看着张少和,没有说话。

    张少和也没待董观询问,自顾自往下说去。

    “……君上不仅是铁骑军的最高统领,更是玄幽二州的主宰。

    自从这‘黑风军’出现以来,君上您,还有咱们这一干近臣,注意力全被这‘黑风军’拴住了,忽略了其他。

    这也是咱们会在这群‘秽血杂种’身上栽这么大一个跟头的原因!

    ……他们做的那些事情,难道真的很隐蔽吗?

    现在往回看,其实已有不少相邻的沙民聚落发现了异常征兆,只可惜,这些情况,根本就到不了咱们面前!

    这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君上,还有诸位,你们可曾想过,就在咱们与这‘黑风军’纠缠这一两月以来,玄幽二州的人心,究竟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你们不会以为,现在玄幽二州的人心,还和两月以前一样吧?”

    “幽州西边就不说了,咱们便是有心,暂时也已无力干涉。

    可幽州还有一小半在咱们手中呢,无论人口还是资源,更是整个幽州的菁华,还有玄州……这些现在可还都在咱们手中。

    若咱们还如现在这般漠然无视,以为还可如以往那般任意索取也不担心有任何变化,那是要吃大亏的!”

    说到这里张少和看向董观,直言道:

    “君上,这‘黑风军’固然可恨,可眼下,俨然已有几分军镇气象。

    若能速灭,也就罢了。

    若不能速灭那我觉得,咱们早点调整好心态,是很有必要!”

    听到这话,董观的脸皮不受控制的抽动,双颊只觉火辣辣的生疼。

    调整心态,调整什么心态?

    当然是主动从“玄幽主宰,说一不二”的位置上滚下来,用军镇征伐的眼光和心态来审视这一切。

    而只要切换到这样的视角,张少和的谏言,也就很好理解了。

    军镇征伐,相较于军事上的较量,地盘的加减。

    人心的变化消长,同样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特别是双方的力量处于某种均势,一方无法速灭另一方的情况下,拉拢人心,壮大自身的同时,削弱对方的根基,是极常用,也极有效的方法。

    现在,这“黑风军”已经牢牢拴住了那些“秽血杂种”的心。

    而己方呢?

    还沉浸在以往独拥二州,说一不二的幻梦之中。

    孰不知,这一两月的剧变,人心早就起了剧烈的变化。

    自己若不能及时稳住现有地盘内那些沙民的心,并将之牢牢抓在手中。

    以后便是想要跟这“黑风军”拼人命,拼消耗,都拼不赢!

    想到这里,董观真的是汗流浃背。

    对于自己当下险恶的处境,这才有了一个足够清醒的认识!

    在此之前,他还真就将注意力过分聚焦在了军事上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