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第十章 灵脉藏奇物!鹰嘴崖捡来土狗崽,灶窗台摸出破土蛋晨雾把乱石山裹得发潮时,崖下的灵脉气浓得像化不开的墨——林野指尖捏着的聚灵阵残符泛着深绿,连指尖都沾了层淡莹的光,最后一处阵眼就在鹰嘴崖下那片黑土深处。
“师傅,这土咋比别处沉?”陈三扛着锯齿刀,用刀背戳了戳地面,黑土沾在刀上,竟带着点温乎气,不像深秋该有的凉。王五蹲在旁边,手里的灵脉探测符亮得纸边发卷,符上的纹路像活过来似的,往崖下枯树枝丛里钻。
林野没说话,刚拨开枝桠,颈间的破碎玉简就轻轻颤了下——不是弹窗,是种细微的温感,像有东西在灵脉里跟他递了个招呼。枝桠间蜷着个小东西:一尺来长,灰扑扑的毛粘满泥,耳朵耷拉着沾了草屑,尾巴细得像麻线,睁着双黑溜溜的眼,见人来就缩成个团子,“呜呜”哼着,活像只刚从泥里捞出来的小野狗,连叫声都透着怯。
“哟,野狗崽!”李狗蛋凑过去想抱,灵雀突然扑棱着翅膀啄他手背,黑眼珠盯着小狗崽,亮得反常。那小狗崽倒不怕灵雀,反而凑过去蹭了蹭灵雀的爪子,尾巴尖悄悄扫过林野的裤脚——指尖触到的地方,竟带着点淡得几乎摸不着的灵脉气,像揣了粒温玉。
“山里的野种,怕不是冻坏了。”林野弯腰把小狗崽抱起来,毛上的泥蹭了满手,却暖得像揣了个小暖炉。陈三皱着眉凑过来看:“师傅,这狗崽瘦得只剩骨头,怕是活不长,扔了吧?”
“捡回去养着,夜里看柴房也管用。”林野把小狗崽塞进道袍下摆,衣襟刚好遮住——怀里的小家伙乖得很,蜷成一团,连哼唧都轻了。没人看见,他指尖碰到狗崽绒毛时,玉简闪过一行极淡的字,快得像错觉:【青龙幼崽,末法灵脉滋养觉醒中,当前形态:凡犬】。
补阵眼时,陈三挖着挖着突然“叮”地撞了个硬东西——黑土里埋着个拳头大的蛋,蛋壳糙得像砂纸,土黄色的壳上爬着几道裂纹,看着像被野松鼠啄过,里面却隐约透着点温气,倒不像坏了的。
“师傅,土蛋!”陈三把蛋捡起来,壳上的泥一蹭就掉,露出里面泛着淡红的细纹,“怕不是野鹌鹑下的?”
王五接过来掂了掂:“沉得很,比鹌鹑蛋重三倍,倒像山里的野斑鸠蛋,扔了吧,说不定早孵不出了。”
林野伸手接过来——蛋壳温得蹊跷,贴着掌心时,玉简又颤了下,这次的感应更暖,像灶膛里刚烧旺的炭火。他把蛋塞进李狗蛋的布兜:“带着吧,回去给灶房当个镇纸,总比扔了强。”
李狗蛋赶紧把蛋揣紧,灵雀蹲在他肩膀上,时不时啄一下布兜,黑眼珠盯着蛋,亮得吓人。
补完最后一处阵眼,灵脉气“嗡”地往道观方向涌,林野丹田处的灵气团“咔”地破了层膜——炼气四层,总算成了。往回走时,怀里的小狗崽醒了,悄悄探出头,鼻子凑到林野颈间闻了闻,突然伸出粉红的舌头舔了舔他的耳垂,舌尖带着点凉丝丝的气,竟让林野浑身的灵气都顺了些。
“师傅,这狗崽还会舔人!”李狗蛋看见了,伸手想摸,小狗崽却“呜”地缩回去,只露个眼睛盯着他,像怕生。
陈三扛着锯齿刀走在后面,忍不住嘀咕:“这狗崽倒机灵,不像普通野狗。”
“山里的野东西,机灵点才能活。”林野随口应着,指尖悄悄摸了摸怀里的小家伙——绒毛下的皮肤竟带着点滑腻的质感,不像狗毛该有的粗糙。
回观时,太阳刚爬过高墙,晨雾散得差不多了,道观的青瓦在阳光下泛着淡绿的光,是聚灵阵灵气浓了的缘故。李狗蛋第一时间把布兜里的土蛋掏出来,往灶房的窗台一放——窗台晒得着太阳,蛋壳上的裂纹竟慢慢淡了点,像在吸阳光的暖意。
王五正蹲在灶房熬灵米粥,陶罐里的粥冒着热气,飘着的灵气香比往常浓了三倍,连院墙上的麻雀都扑棱着翅膀往门口凑。小狗崽从林野怀里跳下来,蹲在灶边,鼻子凑着粥香转圈圈,尾巴尖悄悄晃着,林野盛了小半碗凉着,它凑过去舔了两口,突然“咔嗒”嚼了块掉在地上的灵米糠,黑眼睛亮了亮,像是觉得好吃。
“这狗崽倒不挑嘴。”王五笑着说,往它碗里又撒了把糠——这糠是灵米脱的,带着点灵气,平时连鸡都抢着吃。
李狗蛋蹲在旁边看狗崽喝粥,突然想起什么:“师傅,给狗崽起个名吧?叫小黑咋样?它毛黑!”
林野看了眼小狗崽灰扑扑的毛,忍俊不禁:“叫小青吧,山里的草青,好养活。”——他故意往“青”上靠,却不说破青龙的身份。
“小青!”李狗蛋立马喊了声,小狗崽像是听懂了,抬头“呜”了声,尾巴晃得更欢。
灵雀蹲在灶台上,盯着小青舔粥的样子,突然扑棱着翅膀飞下来,用小爪子扒拉了块灵米糠,递到小青嘴边——小青凑过去舔了,还抬头蹭了蹭灵雀的翅膀,像在道谢。
“雀儿跟小青好上了!”李狗蛋拍着手笑,王五也跟着乐,灶房里的烟火气混着灵气香,暖得像开春。
傍晚时,窗台的土蛋突然“咔”地响了声——裂纹里钻出个小黄脑袋,绒毛沾着湿乎乎的蛋液,睁着双金溜溜的眼,啄了啄蛋壳,“叽叽”叫了两声,竟和灵雀的叫声有几分像,只是更脆亮些。
“孵出来了!是小鸡仔!”李狗蛋蹦过去,伸手想碰,小黄鸡却不怕,反而跳出土蛋,凑到他手边啄了啄,舌尖带着点温气,像片暖烘烘的小羽毛。
灵雀飞过来,用翅膀蹭了蹭小黄鸡的背,黑眼珠盯着它头顶的绒毛——那里沾着点淡红,像染了灶火的颜色。
“看着像只普通的草鸡。”陈三刚劈完柴进来,凑过来看,小黄鸡的绒毛是土黄色的,只有尾尖沾着点红,“怕不是谁家的鸡跑山里下的蛋,被我们捡回来了。”
林野把小黄鸡捧起来——掌心刚碰到绒毛,就觉出不对:暖得过分,像揣了粒刚烧红的炭火,却不烫人。小黄鸡在他手里转了圈,啄了啄他的指尖,突然“呼”地吐出一小团火苗,比火柴头还小,落在灶台上的干草上,竟把干草燎出个小黑点,还带着股淡淡的焦香。
“哟!这小鸡还会喷火?”王五吓了跳,赶紧把干草扒开,生怕烧起来。
李狗蛋笑得直拍腿:“肯定是灶火烤的!小鸡崽身上带火星!”
林野趁机把小黄鸡放在灶边,往它面前撒了把灵米糠:“以后跟着灶房混,就叫小火吧,帮着添火。”
“小火!”李狗蛋喊了声,小火“叽叽”应着,啄了口糠,又吐了点小火苗,这次没燎干草,反而把灶膛里的炭火烘旺了些,陶罐里的粥“咕嘟”响得更欢。
陈三蹲在地上,看着小青舔粥、小火啄糠,忍不住说:“师傅,咱们观里捡的这狗这鸡,都透着点怪——小青喝了灵米粥,毛亮了点;小火能烘炭火,比风箱还好用。”
“山里的灵物,沾了点灵气罢了。”林野随口胡诌,心里却清楚——小青舔的不是粥,是粥里的灵脉气,越喝龙气越足;小火吐的不是火星,是朱雀火,越烧灵火越旺。
接下来几日,道观里多了两个“普通”的小家伙,日子也添了不少热闹。
小青不爱待柴房,总跟着林野去后山灵脉边转。后山的灵脉泉眼之前快干了,小青每天跑去舔泉底,三日后泉眼竟冒出水来,清冽冽的,带着点灵气。王五去挑水时吓了跳:“师傅,泉眼活了!”
林野跟着去看,小青正蹲在泉边,尾巴尖沾着水,扫过的地方,水面竟凝出层薄冰,却不冻泉眼,反而让水流得更稳。“是灵脉自己活了,小青碰巧在那。”林野说着,给泉眼边的灵米田浇了点水——水沾了小青的龙气,灵米芽竟一夜长了半寸,嫩绿的叶子像小扇子,叶尖泛着莹光。
李狗蛋发现小青总蹲在灵米田边,夜里露水大,早上却不见灵米芽被冻坏,反而更精神。他蹲在田边看了半宿,发现小青夜里会绕着田边转,尾巴扫过的地方,会凝出层透明的冰膜,像个小罩子,把露水挡在外面。
“师傅,小青会护田!”李狗蛋跑回来报喜,手里还攥着片沾了冰碴的叶子,“它绕着田转,冰膜挡露水,比草席还管用!”
林野摸了摸小青的头,小家伙蹭了蹭他的手,尾巴尖又扫了扫灵米田——冰膜更亮了。“小青通人性,知道护着庄稼。”林野笑着说,王五在旁边点头:“可不是嘛,有小青在,灵米长得比以前快多了,再过阵子就能收了。”
小火则成了灶房的“得力帮手”。王五熬粥时,不用拉风箱,只要喊声“小火,添火”,小火就会跳上灶台,对着灶膛吐小火苗,火苗不大却耐烧,半捆柴能熬两锅粥,比以前省了一半柴火。
有次道观闹潮虫,夜里啃咬正殿梁上的聚灵阵残符,符纸都泛了黑。林野还没来得及处理,小火夜里竟飞到梁上,围着符纸吐小火苗,火过之处,潮虫全没了,符纸也恢复了原样,连点焦痕都没有。
王五早上打扫时发现了,指着梁上的小火喊:“师傅,小火在梁上干啥?”
林野抬头看,小火正蹲在符纸旁,吐着小火苗烘符纸,像在护着宝贝。“潮虫怕灶火味,小火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