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旧纸堆里的黄金(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铺垫做好了,林凡没急着行动。他知道,盲目去找只会白费功夫,得先摸清 “门道”—— 哪些出版社的连环画值钱?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的肯定比地方小出版社的值钱,赵老头后来跟他说,这两家叫 “大社”,印刷质量好,画家也有名;
哪些题材更稀缺?古典名著和红色题材比现代题材值钱,尤其是《西游记》《水浒传》的单册,还有《白毛女》《红灯记》这类;品相怎么判断?赵老头教他的 “三无标准”:
无缺页、无霉斑、无折痕,符合的叫 “近全品”,比 “九品”(有轻微折痕)还值钱,要是有作者签名,那更是 “宝贝中的宝贝”。
这些都得弄明白,不然捡了一堆地方出版社的现代题材连环画,反而浪费时间和钱。
接下来几天,他利用去市里进货的间隙,跑了三家旧书店。
最老的那家藏在老城区的巷子里,叫 “文兴旧书店”,门脸只有半人宽,木门上的铜环都生了锈,推开门时 “吱呀” 响,像老人的咳嗽声。
老板是个姓赵的老头,60 多岁,头发花白,以前在县文化馆搞美术工作,退休后开了这家店,鼻梁上的老花镜度数极深,看东西时得凑到距离书本 10 厘米的地方,镜片厚得像啤酒瓶底。
书店里的书堆得比人还高,从地面堆到天花板,只留一条能过人的窄道,阳光从破窗棂照进来,在书上投下斑驳的光斑,像撒了一把碎金,空气里满是陈年的油墨味和霉味,吸一口都觉得呛。
林凡装作看武侠小说,指尖在书架上划过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古龙的《楚留香传奇》,书脊都磨得发白,有的还缺了角,他故意抽出一本翻了翻,问赵老头 “多少钱”,趁机套近乎。
眼睛却瞟着角落里的连环画堆,那堆书用一块旧蓝布盖着,蓝布上有补丁,掀开时能闻到一股更浓的陈年油墨味,比其他书的味道更重。
“大爷,这些小人书咋卖?”
他拿起一本《鸡毛信》,封面画着个穿补丁衣服的小孩,手里攥着封信,信纸还泛着淡蓝色,边角很平整,没有折痕,封面右下角印着 “刘继卣 绘” 四个字。
赵老头头也没抬,翻着手里的账本,账本是牛皮纸封面的,已经泛黄,钢笔尖在纸上 “沙沙” 响,写的是毛笔字:
“五毛钱一本,论斤称更便宜,一毛钱一斤。现在没人看这个了,年轻人都看动画片、武侠小说,也就偶尔有老太太来买,给孙辈撕着玩,或者垫在菜篮子底下防沾油。”
“这画得挺好的,是不是有名人画的?”
林凡故意问,想套点信息,手指轻轻拂过封面的小孩,颜料还很牢固,没掉渣。
赵老头这才抬头,推了推滑到鼻尖的老花镜,打量了他一眼,眼神里带着点 “总算遇到懂行的” 的欣慰:
“你还懂这个?这是刘继卣画的,以前在省美术馆都挂过他的画!
他画的人物最传神,你看这小孩的眼神,多灵动,像真的一样,连衣服上的补丁都画得有纹路。” 他指了指封面上的放羊娃,指尖在纸上轻轻点了点,
“可惜啊,现在没人认这个了。我这还有几本他画的《水浒传》,放了三年都没卖出去,本来想留给孙子,结果他只玩游戏机,看都不看。”
刘继卣、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0 年代版本、古典名著和红色题材…… 林凡把这些关键词记在心里,像在脑子里建了个小账本,每一个都标上 “重要”。他还花五块钱买了这本《鸡毛信》。
封面没磨损,内页也平整,是 1955 年版的,既当作参考样本,也能给笑笑当 “新玩具”。五块钱在当时能买十瓶 AD 钙奶,能买两斤猪肉,可林凡觉得,这钱花得比什么都值,比进一箱方便面还划算。
准备就绪,一个晴朗的周六上午,林凡带着笑笑去了县城边缘的废品收购站。
那地方在东郊,靠近国道,周围是大片的农田,地里种着玉米,已经长到半人高,风一吹 “沙沙” 响。
废品堆得像几座小山:废铁堆里混着旧自行车、洗衣机外壳,自行车的轮胎都瘪了,洗衣机的按钮还掉了两个;塑料瓶堆得五颜六色,像座小山,阳光一照反光;
最里面是几垛用麻袋装着的旧书报,麻袋是粗麻布的,上面印着 “尿素” 的字样,还沾着点白色粉末,风一吹,能闻到纸张发霉的味道,还夹着点泥土的腥气。
收购站老板老王头坐在树荫下的竹编马扎上,马扎的藤条断了两根,用绳子绑着。
他手里端着个搪瓷缸,缸子上印着 “劳动光荣” 四个宋体红字,红色都褪成粉色了,边缘缺了个角,茶垢厚得能刮下来,深褐色的茉莉花茶在缸里晃着,飘着几朵干花。
他看见林凡,眯着眼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像揉皱的纸:
“哟,小林老板,今天又来淘换啥?上次那木柜还好用不?没掉漆吧?”
“好用,谢谢您,放了不少货,零食都能摆开了。”
林凡笑着走过去,递上一根没拆封的 “红塔山”—— 这烟 7 块钱一盒,比给黑皮的 “哈德门” 贵 5 块 5,是他特意为 “办正事” 准备的,平时自己都舍不得抽,只抽 2 毛钱一根的散装烟。
老王头接过烟,夹在耳朵上,烟叶露出来一点金黄,他用手按了按,怕掉了:
“有事直说,你这孩子实诚,不绕弯子,不用跟我客气。”
林凡蹲在老王头旁边,脸上露出点不好意思的笑,指了指站在旁边的笑笑。
孩子正盯着废铁堆里的旧玩具车看,那是辆红色的铁皮车,轮子都掉了,她手里攥着个缝补过的小熊布偶 —— 布偶的耳朵掉了,是林凡用黑线缝的,针脚歪歪扭扭,眼睛是两颗黑色的纽扣,掉了一颗,他用黑墨水画了一个。
“还不是这小祖宗,” 他叹了口气,语气里满是无奈的宠溺,伸手摸了摸笑笑的头,
“就喜欢看画儿,新玩具买不起,超市里的图画书一本要七八块,想着找点旧小人书给她翻着玩,撕了也不心疼,还便宜。
您看,能不能从废纸堆里帮我挑点?
我按比废纸价高点的钱买,废纸 5 分一斤,我给 1 毛,绝不让您吃亏。”
这个理由太合情合理了 —— 一个穷爸爸想给孩子找点便宜的乐子,谁会怀疑?
老王头看了看笑笑,孩子正眼巴巴地望着他,小手指还抠着布偶的眼睛,黑墨水都快抠掉了。
他从兜里掏出一颗橘子味的水果糖,糖纸是透明的,能看见里面的橙色糖块,剥了糖纸递给笑笑,声音软了不少:
“嗨,多大点事!孩子喜欢就好!那边那几个麻袋,都是最近收的旧书报,有从机关单位收的,有从老百姓家里收的,你自己去翻!
挑出来的好的,按旧书价,一毛钱一斤算你!剩下的破烂我还得打包送厂呢,晚了人家不收。”
“太谢谢您了王大爷!您真是帮了我大忙了!”
林凡心里狂喜,像揣了只兔子,表面却不动声色,拉着笑笑的手走向麻袋。那些麻袋堆在一起,比笑笑还高,解开绳索时,里面的旧书报 “哗啦” 涌出来,霉味更重了,呛得笑笑咳嗽了两声,小脸蛋都皱起来了。
林凡赶紧把她抱到旁边一个废弃的轮胎上,轮胎是卡车轮胎,比笑笑还高,里面还沾着泥,他用袖子擦了擦,擦出一片黑印:
“笑笑乖,在这儿玩布偶,爸爸很快就好,找到画儿书就给你看。”
他蹲在麻袋前,顾不上手上沾的灰和霉斑,手指伸进书报堆里翻找。纸页大多受潮粘连,一扯就破,他只能用指尖轻轻分开,像在剥洋葱,生怕弄坏;
有的纸页上粘着黑色的小甲虫尸体,硬邦邦的,他皱着眉用指甲挑掉,指甲缝里都沾了霉点,黑乎乎的;汗滴在纸上,晕开小小的湿痕,他赶紧用袖子擦干净,怕湿痕变成霉斑,影响品相。
“爸爸,找到画儿书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