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筑基巅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与宗门沸沸扬扬的议论不同,作为这场风波中心的韩阳,此刻却显得异常平静。

    但他的宗门令牌几乎未曾停歇,不断有相熟的同门发来讯息。

    有好奇探问的:“韩师兄,为何放弃真传之位?可是有何隐情?”

    有真诚道贺的:“恭喜韩长老高升!日后还请多多关照!”

    韩阳大多只是简单扫过,并未逐一回复。

    就连性情洒脱的宋玉师兄也亲自来到韩阳小院里,开门见山问道:

    “师弟,此事……你可真的想清楚了?真传之位,关乎未来道途,宗门倾力培养,岂是等闲?若是有什么难处,或是对待遇有所不满……”

    韩阳为宋玉斟上一杯清茶,笑道:

    “宋师兄的好意,师弟心领了。此事我已深思熟虑,并非一时冲动,亦非对宗门有何不满。人各有志,于我而言,长老之位更合心意。无意真传,并非虚言。”

    宋玉见韩阳心意已决,神色虽依旧复杂,却也不再相劝。他接过茶杯,摇头苦笑一声。

    “唉,本来还以为,我们紫霞峰这一脉,总算能稳稳出一个真传弟子,光耀门楣了。”

    宋玉叹了口气,语气幽怨。

    “师弟你啊,这下可是把你师兄我放在火架子上烤了!你这一撂挑子,师尊她老人家的期望,可不就全转移到我身上来了?这下师兄我的压力可就太大了……”

    他这话倒并非完全玩笑。

    如今在紫霞峰百岁以下这一代的弟子中,本就属韩阳天赋最高、实力最强,最有希望晋升真传。

    原本有这位天才师弟顶在前面,宋玉自觉压力小很多,如今韩阳主动退出,所有的目光和期待瞬间聚焦到他身上,这让他感到有些措手不及,甚至有些头疼。

    韩阳看着师兄那副“被你害惨了”的表情,不由失笑,安慰道:

    “师兄何必妄自菲薄?你如今不过六十余岁,便已是筑基后期修为,这份进境已远超同龄修士。以师兄的根基与心性,百岁之前突破至筑基巅峰,乃是十拿九稳之事。届时,真传之位,于师兄而言岂非探囊取物?”

    他这番话并非虚言安慰。

    若非自己到来,宋玉师兄确实是紫霞峰这一代中最有希望、也最符合常规认知的真传人选,无论是修为、心性还是人缘,都属上乘。

    宋玉闻言,脸上的苦笑更深了,抱怨道:

    “师弟,你啊你……真是说得轻巧。你这般一退,可是害苦了我喽!往后怕是再难有清静日子过了,师尊的督促、峰内的期望……想想都头大。”

    他话虽如此,脸上那夸张的愁苦表情却缓和了几分,终究只是同门间的玩笑抱怨。

    抱怨归抱怨,宋玉手上却是不慢,只见他话音一转,便从储物袋中取出一只细长的玉盒,不由分说塞到了韩阳手里。

    “罢了罢了,人各有志,强求不得。你既已做出选择,做师兄的也只能支持了。”宋玉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拍了拍韩阳的肩膀,“这份贺礼,早就给你备下了。恭喜晋升,韩长老!”

    韩阳笑着收下了,礼尚往来,等日后宋玉师兄成功晋升真传之时,自己再还礼送回去。

    送走宋玉师兄后,韩阳于下午时分,依循宗门规矩,去领取了象征内门长老身份的金色法袍与令牌。

    那法袍以云缎为底,用金线绣着流云与丹炉的纹样,同时也是一件二阶上品法衣。

    令牌更是沉甸甸的,正面刻着一个的“丹”字,背面则是他的名讳与“副殿主”的职称,代表着在宗门内不容小觑的权柄。

    从此刻起,他不再仅仅是宗门的一名弟子,更是成为了一名管理者。

    手持令牌,韩阳并未耽搁,来到了今后将执掌部分的丹殿。

    刚进入丹殿主厅,浓郁的药香便扑面而来。

    公共炼丹室里,韩阳许多熟悉的身影正忙碌于各自的丹炉前,控火、投料、凝丹,全神贯注。

    几位正休息的内门弟子最先看到韩阳,先是一愣,随即迅速反应过来,连忙躬身行礼:“见…见过韩长老!”

    越来越多的炼丹师停下手中的活,纷纷望来,各种惊讶、好奇、敬畏的目光在韩阳身上,紧接着,一片问好声响起。

    “见过韩长老!”

    “韩长老好!”

    韩阳面色如常,点头回应。

    他目光扫过那些曾与他一同学习、听讲座、甚至一同抱怨过炼丹艰辛的同门,如今他们仍在辛苦完成着基础的炼丹任务,而自己却已站在了不同的位置。

    韩阳心中并无得意,唯有几分淡淡的恍如隔世之感。

    他缓步上前,询问了几位炼丹师近来的炼丹情况、可有难处,言语间并无高高在上的姿态,反倒像是一位旧友的关怀。

    简单的慰勉之后,韩阳又在丹殿溜达一圈,熟悉了一下自己未来办公环境,便在一片“恭送韩长老”的声音中,转身离开了丹殿,回到自己的小院了。

    坐在静室中,韩阳把玩着手中的金色令牌,对自己新的职责有了新的认知。

    内门长老,走的本就是精英化管理路线,无需像普通炼丹师那般埋首于基础的炼丹事务。

    职责更侧重于宏观掌控、资源调配以及为宗门内的中高层提供一对一的炼丹服务,或是接手那些要求极高的特殊丹药任务。

    除非宗门有特殊指令,否则根本无需每日去丹殿点卯应差。

    说实话,丹殿的日常运作自有一套成熟体系,自有专业的管理人员负责处理一切琐事,根本无需他这位新晋的副殿主事必躬亲。

    别问他怎么知道得如此清楚。

    问就是他师尊陆明月便是最好的例子。

    身为紫霞峰峰主,位高权重,可韩阳自入宗以来,就几乎没见她亲自去过丹殿处理俗务。

    她对管理之道奉行“放养”,自身则常年于峰顶清修,追求大道。

    所有日常事务,早都交由她一位心腹副殿主全权打理。

    那位副殿主姓王,韩阳也认识,是一位资深的假丹境真人,为人沉稳干练,处事公允,将丹殿上下管理得井井有条,多年来从未出过任何大的纰漏,深得陆明月信任。

    因此,韩阳需要做的,并非琐碎的日常管理,而是在关乎丹殿发展方向、重大资源分配、高阶丹药炼制决策等关键事务上把握方向,做出决断。

    其余时间,皆是自由

    这种模式,恰恰完美契合了韩阳的需求,给了他大把可自由支配、不受干扰的修炼时间。

    “如此,正好。”

    韩阳低声自语,嘴角浮现一丝满意的笑容。

    他将令牌置于案上,目光已然投向了静室中央的蒲团。一切的安排,都正合他心意,为他接下来的计划铺平了道路。

    自己目前首要之务,无外乎两件大事,二者皆关乎他道途根基,不容有失。

    其一,便是参悟并入门那部得自问天圣地的炼虚功法——《问道经》。

    此乃圣地的根本大法,其玄奥精深,远非白云宗任何传承所能比拟。

    韩阳甚至觉得,将宗门所有功法秘籍叠加一处,恐怕也难及这部道经的万分之一。

    他预感到,想要初步领悟此经玄妙,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恐怕需要耗费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静心参悟。

    其二,则是突破当前境界,一举踏入筑基巅峰。

    在秘境的最后两年,他几乎未有片刻能修炼的时间,修为进展实则陷入停滞。

    尽管有那枚四阶妖王内丹的持续滋养,根基被打磨得异常浑厚,法力也愈发精纯,但他修为确实仍停留在筑基后期,距离巅峰之境尚有一段路要走。

    想到这里,韩阳深吸一口气,掌心一翻,一枚温润流光的玉简出现。

    玉简之上,“问道”两个古字道韵流转,这正是那器灵所授的传承。

    韩阳立马以神识缓缓沉入玉简之中,刹那间,浩瀚的信息涌入识海。

    识海中立马响起道音阐述着大道之理,其内容之深奥,远超他过往所见任何典籍。

    仅仅是开篇的总纲,就让韩阳心神剧震,感觉自身渺小如尘埃。

    那总纲如是云:

    大道玄同,虚极静笃。

    混元未判,杳杳冥冥。

    有物浑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不改。

    周行不殆,可以为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曰道。

    道法自然,无为自化。

    致虚守静,万物并作。

    归根复命,是谓常存。

    玄牝之门,天地之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抱一为式,知白守黑。

    和光同尘,是谓玄同。

    等浩瀚道音渐渐平息,韩阳缓缓睁开双眼,轻声感叹,眉头却微微蹙起:

    “果然……圣地根本大法,名不虚传。其意境之高远,远超想象。”

    但随即,一个强烈的疑惑涌上心头:

    “不过……这总纲,我怎么越看越觉得像是的《道德经》呢?”

    这突如其来的既视感让韩阳心中涌起一丝荒谬的疑惑。

    莫非上古圣地与自己老家有何关联?

    还是说,万法归宗,大道至理本就相通?

    不过,这缕疑虑只是一闪而过,韩阳心中旋即恢复平静。

    管他呢?无论这有何关联,于他而言并无分别。

    大道在前,修之即可。

    他根本不慌。

    因为,他有面板。

    这个独属于他的最大外挂。

    只要将这门《问道经》成功录入面板,数据化的信息自然会揭示其本质与奥秘,届时所有疑问都将得到解答。

    韩阳心念既定,接下来便是心无旁骛“肝”了。

    所幸,如今的他有时间有资源。

    从秘境带回各类丹药堆积如山,辅助修炼的珍稀灵药亦是管够,足以支撑他长时间的闭关消耗。

    而且经过秘境中的一番奇遇蜕变,他的灵根资质已臻至极品,周天运转吸纳灵气的速度远超往昔,修炼效率大涨。

    一切条件都已具备。

    韩阳收敛所有心神,彻底沉静下来,开始了不知岁月流逝的苦修。

    白日,韩阳反复揣摩《问道经》的每一个字,以神识沟通玉简,感受那浩瀚道音。

    傍晚直至次日日出,则运转功法,吐纳天地灵气与霞光,不断凝练法力。

    青竹小院内,四季轮转,春去秋来,唯有门口草木枯荣见证着时光的流逝。

    院门常年紧闭,除了偶尔有丹殿执事恭敬将月例资源放在门外,从不曾有人来打扰这位新晋的、却几乎从不露面的韩长老。

    ……

    光阴荏苒,转眼便是一年之后。

    这一日,青竹小院静室内,如磐石般静坐了一年的韩阳,周身那如渊似海的磅礴气息开始缓缓内敛。

    室内激荡的灵气漩涡逐渐平息,澎湃的法力重归丹田,最终凝聚成一片更加深邃、更加凝实的法力湖泊。

    他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