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准备结丹(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确实可惜。”韩阳闻言也轻叹一声,为那些消散的天地奇珍感到些许遗憾。不过,他很快便收敛心神。
结丹灵物虽多,但也需契合自身。
以他目前的极品火、木双灵根来看,真正能用得上、效果最好的,无疑还是火属性和木属性的灵物。
修士结丹,虽非绝对,但大多会选择与自身灵根属性相适配的灵物,如此方能事半功倍,将灵物效果发挥到极致,凝结出的金丹也是最纯粹的。
“小元,”韩阳做出决定,“将火属性和木属性的那几种灵物,取品质最佳的出来吧。”
“好哒,主人!马上就好!”小元立刻应道,对于能帮上忙显得十分积极。
只见令牌表面光华流转。
片刻后,静室一旁的青玉台面上,微光接连闪烁,数个形态各异的物体凭空出现。
韩阳目光仔细扫过。
火系灵物那边赫然陈列着三件:
第一件是一块约莫拳头大小,通体赤红如血、内部有粘稠如岩浆般的能量在缓缓流动的奇异石头,正是那万年地心火石。
第二件是一枚鸽卵大小,呈现暗红色,不断向四周辐射出灼热气息的熔核晶魄。
第三件则是一截半尺来长、温润如玉、触手却滚烫无比的赤色玉髓,表面天然生成着火焰纹路,流光溢彩,正是那万年炎阳玉髓。
木系那边摆放的灵物同样不凡:
首先是一小截翠绿欲滴、生机勃勃仿佛还在生长的青色髓状物的甲木青髓。
其次是一个密封的玉瓶,瓶身贴着一张古符,瓶内有小半瓶浓稠如蜜、碧光流转的长青灵液,此物附带延寿两个甲子的神效。
最后,还有一件让韩阳都略感意外的宝物,形状酷似一颗微微收缩的绿色心脏的物件,质地非金非玉,呈现出深沉的墨绿色,表面有着天然的年轮纹路。
“咦?居然还有万年木芯?”韩阳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认出了此物的来历。
这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灵木化石之心,唯有那些生长了万年以上、且是在特定灵脉节点上自然枯死化石化的灵木,其核心才有极低概率形成此物,堪称木系灵物中的瑰宝。
万年以上的木芯,在修仙界已属四阶范畴,其价值远超寻常三阶灵物!
“可惜了,只是三阶极品。”韩阳以神识细细感知,有点感慨,“这些原本是四阶灵物,只是品阶有所跌落,恐怕与那岁月流逝、灵性缓慢消散有关系。”
同时他心中明了,小元这是将库存里最适合他、也是品质最好的宝贝都挑出来了。
这些灵物品阶皆达三阶极品,距离四阶也仅有一步之遥,实际价值与一些普通四阶下品灵物相比也毫不逊色。
按照修仙界的普遍认知,任何一种此类极品结丹灵物,都足以凭空增加结丹时两到三成的成功概率!
而他眼前,足足有六种!且属性完美契合!
“六种完美契合的极品灵物……这叠加起来,恐怕能让我凝丹这个环节的成功率直接超过理论上的百分之百了……”
纵然是韩阳,想到这个夸张的数字,嘴角也不由得微微抽动了一下。
这简直是壕无人性!
这不仅仅是增加成功率,更别说这些灵物内部各自孕育的那一丝微弱的法则痕迹,才是它们真正价值所在,是提升金丹品质的关键。
韩阳也没听说过有宗门里有哪位真人结丹时,能奢侈到同时使用如此多、如此高品质的灵物。
莫说是金丹了,恐怕就连坐镇白云宗深处的元婴老祖,当年结丹之时,也绝无此等待遇。
这其中的任何一种,甚至对元婴期修士的修炼都仍有效果!
“就是这些了。”
韩阳挥手将这些灵物小心收起。
“小元,回去休息吧。”
“主人不用客气~有事随时喊我哦!”小元乖巧应道,挥了挥手,随即没入令牌之中,回归圣地休息。
至此,对于结丹成功,韩阳已有十成把握。
“有了这些资源,莫说是我,便是一头猪,只怕也能硬生生拱出一颗金丹来。”
韩阳心中不由掠过一个荒诞的念头,随即自嘲笑了笑。
“资源已备,接下来,便需调整心性状态了。”
“长时间闭关苦修,心神始终紧绷于法力增长与功法参悟,虽境界圆满,心中却难免积郁了一丝乏闷之气。”
韩阳轻声自语,目光投向静室窗外那一片悠然摇曳的青竹。
“修仙,亦是修心。若心不静,意不纯,纵有万千灵物加持,结丹时,心魔恐怕要添一些麻烦了。”
一般正道筑基修士在冲击金丹大道之前,往往需焚香沐浴,静坐数月,甚至外出游历一番,目地就是将自身状态调整到最圆满、最平和、最空灵的境界。
韩阳此刻要做的,是将这四年闭关苦修的紧绷、得知灵物后的欣喜、以及对结丹的强烈期待,全部沉淀下来,复归于平静,达到古井无波、映照万象的状态。
心态,必须调整到圆满无瑕。
唯有心与道合,灵台澄澈,方能以最完美的姿态,叩问金丹大道。
心意既定,韩阳不再停留于静室。
他起身,缓步走向那扇四年未曾开启的室门,轻轻将其推开。
一股清冽冰寒的空气瞬间涌入,带着冬日独有的干净气息。
“下雪了吗?”
时值年尾,紫霞峰刚经历一场大雪。
门外天地已是银装素裹,厚厚的积雪覆盖了青石板路。
雾凇沆砀,云山苍茫,天地上下一白,万籁俱寂,人鸟声俱绝。
一个身着玄黑色法衣的青年默然立于皑皑白雪之中,身姿挺拔如雪中青松,正是二十六岁的韩阳。
四年闭关,不仅让他法力臻至圆满,气质亦愈发沉静出尘。
如今他的面如凝脂,眼如点漆,神光内蕴,皎如玉树临风前。无需言语,只需静静立于此处,那超凡脱俗的气韵便已油然而生,宛然谪仙临尘,世间难寻其二。
外界天寒地冻,气温早已降至零下,呵气成霜。
但这般严寒对寒暑不侵的筑基修士而言,与平日并无不同,只觉空气格外清冽纯净,沁人心脾。
韩阳抬眼望去,鹅毛大雪仍簌簌飘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远处山峦、近处树木皆披银装,屋檐下挂满晶莹冰凌。
宗门天空少有修士遁光飞过,与往日热闹景象大不相同,显是因宗门重心南移,大批弟子前往南荒仙城,使得宗门内里冷清了许多。
“冬日的宗门,褪去了平日的喧嚣,倒是别有一番肃杀静谧的风味。”
韩阳轻语,伸手接住几片飘落的雪花,看它们在掌心化为晶莹水滴。
“这雪,生于天,葬于地。来时光洁无瑕,去时润物无声。一生虽短,却自有其风骨。”
他转而望向苍茫的雪幕;
“修炼之道,一张一弛。这般雪景,百年难遇,我若只困于洞府之中,岂不是辜负了天地美意?”
茫茫雪境中,玄衣墨发的青年静立赏雪,心神放空,不再思索功法,不再惦记金丹,只是纯粹感受着这片天地间的宁静与浩瀚,自身也化作了一株雪中青松,一块溪边顽石,与这冰天雪地融为一体。玄衣,墨发,白雪自成一道意境悠远的画卷。
自这一日起,韩阳便彻底沉下心来,专注于心性的打磨,不再刻意去想修行与结丹之事。
他有时会走入丹殿,并非以副殿主的身份处理公务,而是如同一位普通的炼丹师,寻一间安静的丹室,随手开炉炼丹。
有时炼的是宗门任务所需的寻常丹药,有时则是兴之所至,尝试一些丹经中记载的偏门丹方。
丹火明灭间,药香弥漫,心绪也随之沉淀。
若有恰好当值的弟子或执事前来请教,他也会随口指点几句炼丹的火候把握、药材君臣佐使的搭配之理,言语平和,并无丝毫架子。
“韩长老,这凝火丹的火候,弟子总是掌握不好,每每不是在凝丹时散逸药力,就是险些炸炉……”
一名年轻弟子鼓起勇气上前请教,神色忐忑。
韩阳瞥了一眼丹炉残留的气息,淡淡道:
“火非一味猛攻。凝丹前半刻,当收七分力,以文火温养,催其自凝。你心太急,灵力灌输过猛,自然不成。”
弟子闻言,若有所思,旋即面露欣喜,连连道谢:
“多谢长老指点!弟子明白了!”
冬去春来,积雪消融,万物复苏。
韩阳开始了漫无目的宗门游历,足迹遍及白云宗十大奇景。
他曾站在白云主峰之巅,遥望那白云万里的云海,感受天地的壮阔与自身的渺小。
他曾夜宿星落峰,仰卧于观星台上,彻夜仰望满天星河。
他曾于碧渊峰,静观那条自千丈高处轰然砸落的巨大瀑布,听那雷鸣般的水声震荡心神,看阳光下飞溅的水雾折射出七彩霓虹,体会水之至柔与至刚。
他自然常在紫霞峰,于每一个傍晚,看那漫天云霞被峰顶特有的灵气染成瑰丽的紫金色,浩荡东来,天授华彩,紫气东来之名,名副其实。
他曾于金霞峰破晓前登顶观日出,看那第一缕晨曦如何撕裂黑暗,将漫天云彩染成无比绚烂的金色,金霞万丈,气势恢宏。
他去看望寄养在青冥峰灵兽时,偶遇灵兽苑一年一度的灵兽迁徙,看成千上万头温顺的灵鹿、仙鹤、瑞犀等在修士引导下,如洪流般奔腾而过,大地微颤,生机盎然。
他走过翠微峰一望无际的规整药园,阡陌之间,灵药吞吐霞光,药香扑鼻,无数灵植夫在其间辛勤劳作,耕耘不息。
他曾深入赤焰峰地脉之火喷涌之地,感受那灼热逼人的火灵之气,也体验了峰内著名的天然温泉,于氤氲热气中洗去疲惫,体味水火交融的奇妙。
他曾站在玄冥峰那口著名的十里寒潭边,感受那刺骨的寒意,潭水幽深,漆黑不见底。
却见不少修炼寒属性功法的弟子,赤着上身在其中畅游,磨砺肉身与意志。
更有修士将各类灵果、灵酒用网兜浸于潭水中冰镇,笑道:
“夏日若能来上一口,真是冰凉透体,快活似仙!”
他也曾漫步于玉霄峰那连绵起伏、雕梁画栋的华丽宫殿群之间,感受着不同于自然奇观的、属于仙家的繁盛与烟火气。
韩阳就这般走着,看着,感受着。
不刻意寻求,不强行悟道。
万物静观,皆有所得。
道,自在心中慢慢沉淀,如春雨润物,无声无息。
一年光阴,悄然流逝。
又是一个黄昏,紫霞峰顶。
韩阳结束了静坐观霞,正准备起身离去。
目光无意间扫过身下那块被自己坐得光滑温润的巨石,却在巨石与地面相接的一道极其狭窄的缝隙中,发现了一点微弱的绿意。
他俯身细看,只见那是一株纤细得几乎看不见的小草,它从石缝深处艰难探出头来,茎叶呈现出一种营养不良的淡黄色,却顽强挺立着。
在这土壤几乎不存的峰顶巨石之下,它竟挣扎着活了下来,并向着天空,向着夕阳,探出了头。
韩阳凝视着这株微不足道的小草,良久,眼中闪过一丝明悟与触动,不由轻声赞叹:
“石压而不折,土瘠而不亡,风摧而不弯,寂处而自芳……好顽强的生命力。这,便是草木之道,亦是生生不息之道。”
赞叹过后,一个更深层次的疑问自然而然在韩阳心中浮现,如同水落石出:
“草木有它的道,瀑布寒潭、云海星河亦有它们的道。”
“这世间万物,日月星辰,山川湖海,乃至一沙一尘,皆有其运行之理,存在之道。”
“那么我的道,究竟是什么呢?”
这疑问一经浮现,便如种子落入心田,迅速生根发芽。
他如今身负十余门伪神通,底蕴深厚前所未有,然而正是在这丰厚的积累面前,对于那结丹之时至关重要、将决定未来道途方向的“本命神通”的选择,他却反而有些把握不住了。
无数念头在韩阳脑海中飞速掠过:
“是那一往无前、斩断虚妄的剑道?”
“是那焚尽八荒、炽烈狂放的火道?”
“还是那滋养万物、生机不绝的木道?”
“亦或是……那洞悉虚妄的瞳术之道?”
“那焚神蚀骨杀人于无形的神念之道?那轮回生死的枯荣之道?”
每一种神通蕴含一种法则,皆可通玄。
这道途之问,缠绕在韩阳心间。
他并未急于寻求答案,只是任由这疑问在道心中盘旋、沉淀。
这份不迫的静守,反而将他引入了一个玄之又玄、物我两忘的奇妙悟道之境。
突然!
就在这万千思绪交织、难以抉择的关头,一股前所未有的清明灵感,如同划破黑暗的闪电,骤然涌入韩阳的脑海!
“就是此刻!”
韩阳福至心灵,再无半分犹豫,当即于这紫霞峰顶,漫天流霞之下,盘膝坐下。
甚至无需选择洞府,天地为庐,心念所至,便是最佳道场。
他必须立刻捕捉住这稍纵即逝的顿悟契机,这或许就是他苦苦等待的结丹前最后的明悟!
无数感悟在他心神中碰撞、交织、融合:
“我身具枯荣体……本就亲近生死轮转、草木盛衰之变。”
韩阳内视自身那蕴含生死奥秘的特殊体质。
心念电转间,过往修行、诸多神通感悟、乃至眼前这小草的顽强,尽数融汇贯通。
“草木一岁一枯荣,人生一世一轮回,万物皆逃不开生长、衰老、死亡、新生的循环……”
“但这枯与荣,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生与死对立,其背后蕴含的,是四季更迭,是……岁月流转!是时光的沉淀!”
一个石破天惊的念头骤然炸响:
“亦或者说,是时间!是那无所不在、推动万物演变的最伟大力量——时间!”
然而,更深层的明悟接踵而至:
“而时间本身,或许并无实体,它只是万物不断运动、变化所呈现出的一种规律,一种痕迹……”
“天地万道,诸法万象,无论剑道之利、火道之烈、木道之生,乃至修士追求的长生久视……
何种大道,能真正超脱于岁月之外?何种神通,能完全不染时光之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